【開學】家長群組訊息不斷、增壓力 港媽呼吸困難 須服鎮靜劑
暑假轉眼踏入尾聲,開學日逼近,除了莘莘學子要適應,家長的壓力亦不容忽視。學校、班級及相熟家長間開設的whatsapp群組,雖可發放資訊,但隨時可變成家長的壓力來源。
有全職港媽反映,自8月中下旬,學校多個群組響過不停,令其情緒緊張、呼吸困難、失眠,甚至須服食鎮靜劑,始能處理女兒的開學雜務。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提醒,家長群組應為輔助工具,而非壓力或負面情緒的來源,若感到壓力太大,宜由父或母其中一方任代表,並將群組調至靜音,在空閒時再查看。
做人父母甚艱難,既要照顧子女,亦要處理自己日常事務,若有疾病在身更難上加難,然而臨近開學,或因不同群組訊息,增加壓力,影響病情。
家長群組討論活動需要「鬥快」報名 服鎮靜劑後才可處理開學雜務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一名女病人,育有就讀小學低年級的女兒,雖然該名女病人因情緒問題,長期覆診,惟其情況穩定,毋須服用鎮靜劑;然而該名母親近日反映,自8月中下旬開始,多個學校、家長群組信息不斷,日夜無間地出現分班、訂購書本、午膳安排,報課外活動等資訊,甚至部分活動需「鬥快」報名,令她十分緊張,甚至須服食鎮靜劑後,始能處理女兒的開學雜務、預備開學物品。
「幾乎晚晚有200多個未閱信息」
麥永接指出,該名港媽本身對自己要求高,擔心自己做得未夠好,「未盡夠父母責任」,故即使她及丈夫均須全職工作,她下班後仍盡力照顧女兒的起居飲食:「媽媽全職工作後,再全職處理小朋友的大小事務」,而開學前夕無間斷的群組信息,「幾乎晚晚有200多個未閱信息」,令她壓力過大,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失眠等狀況。
群組原意是方便聯繫及溝通 不應成為壓力來源
麥永接形容,該名港媽的情況並不罕見,他提醒,家長群組原意是方便聯繫及溝通,不應成為壓力來源或互相比較的平台,考慮到部分群組有實際用途,他建議,若家長因群組感到大壓力,難以放鬆,出現肌肉收緊、腸胃不適、胸悶、心悸等症狀,宜多加留意;可由父或母其中一方任代表,將群組調至靜音,遇問題時再在群組提問,又或空閒時才查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