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基金「七年之癢」 未來宜當「除蟲」角色勿成政府「小金庫」

撰文:文雪萍 陳淑霞
出版:更新:
施麗珊表示,關愛基金成立之初主要受惠對象為未納入社會安全網的低收入人士,如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及缺乏支援的新移民人士等。(盧翊銘攝)

施麗珊表示,關愛基金成立之初主要受惠對象為未納入社會安全網的低收入人士,如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及缺乏支援的新移民人士等。在關愛基金的原意下,扶貧項目會透過關愛基金作試驗,若推行效果不錯,會考慮納為恆常項目,並交政府部門負責繼續運作。

豈料關愛基金正式運作時,卻成為「示範單位」,不少項目在政府連續試驗推行數期計劃後,仍為「測試的扶貧項目」。她特別點評分別在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完成發放俗稱「N無津貼」的非公屋、非綜援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批評政府推行津貼計劃多年,卻堅拒納為恆常項目,反映當局不願承擔,而相關的福利服務亦不到位。

她又稱,福利試驗計劃對服務使用者而言「有幫補好過無」,如即將開展第三期的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作用如「膠布替他們止血」。她不否認扶貧項目應透過整合及試驗來常規化,但認為應為試驗計劃制定限期,例如計劃只試行兩年,其後當局便須決定會否納入恆常項目。

施麗珊:政府視基金如「提款機」

談到關愛基金資助購買及興建預製組合屋試驗計劃,施麗珊直斥組合屋計劃按理應由運輸及房屋局撥款處理,形容政府把整個項目「外判」給社聯。她更反問:「運房局的營運盈餘遠比關愛基金多,為何政府要用關愛基金的撥款?」她批評現時關愛基金已變形走樣。

她說,目前基金如同官僚制度下的「畸形產物」,政府利用關愛基金巧立名目,繞過常規程序通過撥款、「取易不取難」,批評政府視關愛基金等同「提款機」,各部門缺乏長遠承擔。

民間組織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表示,貧窮街坊訴求不斷,有劏房戶申訴水電費遭濫收、有低收入家庭感嘆子女教育輸在起跑線,不過查詢基金申請詳情的基層,則少之又少。負責統籌的聯盟社區幹事賀卓軒認為,關愛基金定位模糊及尷尬,如同四不像,顯示港府缺乏長遠社福規劃,未能解決民生深層次結構問題,只能從旁小修小補。

他認為,關愛基金近來敲定推出的項目開始變質及碎片化,「專揀啲吸引眼球、有sound bite嘅」,但受惠者寥寥可數。他指,「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受惠人的搬遷津貼,以及斥資興建貨櫃屋正是例子。

前者僅限於社會服務聯會營運的共享房屋住戶受惠。根據基金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前後五個月僅錄得40戶受助者。後者雖然仍未落成,但預料僅可提供約100個單位。政府統計處最新資料顯示,全港有近21萬人居於劏房。此外,目前公屋輪候冊亦錄得逾27萬宗申請,平均等5.3年始有望上樓,過渡性房屋受助者少,可謂杯水車薪。

張超雄:基金運作古怪 欠透明度

放眼未來,究竟關愛基金應當如何運作?賀卓軒認為,基金應摒棄施助無章法的積習,先聚焦辨識有需要組群及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建立推行項目的緩急優次,而非藥石亂投。他舉例指,基金有援助項目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以實踐電子學習,但現實上並不到位,「𠵱家用電子學習嘅多數都係精英班,唔係個個清貧學生都受惠得到。」他認為,清貧學生有更迫切需要,例如設立課外活動津貼,彌補學生資助制度難以處理部分。

施麗珊則指,扶貧委員會或可幫一把,擔當「推動角色」,把扶貧項目及政策由下而上,亦應該把過往如俗稱「N無人士」的非公屋、非綜援低收入住戶「執番出嚟」,重新聚焦協助他們的需要。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認為,關愛基金由最初屬意民商界募捐,演變至今主要由公帑承擔,而相關財政更可繞過立法會監察及審批,於運作上實屬古怪,認為未來需更具透明度。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認為,關愛基金運作上實屬古怪,認為未來需更具透明度。(羅君豪攝)

羅致光兼執委會主席 存利益衝突

然而,放眼將來,他們發現同一「問題」。賀卓軒質疑羅致光「冧莊」留任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的合理性,他指,羅未進入熱廚房前,以社福界學者身份入主扶委會及小組無可厚非,但成為決定社福政策的問責官員後,則有利益衝突,不宜續任,「身份唔同咗,做唔到以前作為民間同政府嘅中間人角色。」

張超雄亦指,羅致光的身份尷尬,亦有一定利益衝突,考慮基金措施推行優次時或受左右,亦有機會失去客觀性,「始終為官嘅,唔會認自己有咩做漏。」他建議未來基金換屆時,宜委任民間具公信力人士出任主席。

社會並非期望港府通過關愛基金來消滅貧窮,但起碼基金應回歸初心,專注在社福範疇中,幫助最迫切需要紓困的N無人士,以及擔當新措施的「除蟲」角色,在項目恆常化前找出缺點,而非淪為政府的「小金庫」,毫無章法,甚至取巧地利用以公帑為主的基金隨意撥款,幫助政府吸眼球,救民望。

張超雄指,勞福局局長羅致光身份尷尬,亦有一定利益衝突,考慮關愛基金措施推行優次時或受左右,亦有機會失去客觀性。(李澤彤攝)

上文節錄自第12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8月13日)《代社聯組合屋「買單」 再惹走樣非議 關愛基金的「七年之癢」》。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