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食毒菇】兩女蝴蝶灣泳灘摘野菇進食後屙嘔 證實為有毒綠褶菇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衞生防護中心今日(8月1日)公布,兩名分別49歲和21歲的女士,於7月21日在屯門蝴蝶灣泳灘附近採摘野生菇類後,上周一(7月23日)在家中以豬肉和蔬菜烹調野菇並進食後,約兩至三小時出現腹痛、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病徵,同日入住仁濟醫院,目前情況穩定並已出院。
中毒諮詢中心證實,有關菇類為不可食用的綠褶菇。有專家指,由於這種毒菇外表近似在市面買到的食用菇,成為全球最多人誤食後中毒的品種。
衞生防護中心指,由於難於辨別菇類是否適宜食用,市民切勿採摘野生菇類進食,如懷疑因進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應立即求醫,如有剩餘菇菌,應帶同前往求醫,以供辨識種類。
進食菇類引致的食物中毒,病徵通常包括進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等腸道徵狀。因應不同的菇種,病人亦可能出現如大量流汗、幻覺、昏迷或其他神經系統病徵和肝衰竭,嚴重者更可能引致死亡。
綠褶菇是在香港最常引起菇類中毒的品種
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有毒植物圖鑑》資料,綠褶菇含不明腸胃毒素,嚴重中毒可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死亡,是在香港最常引起菇類中毒的品種。綠褶菇菌蓋闊10至30厘米,白色、古銅色或黃白色。
49歲女山邊採野菇 進食後腹痛、嘔吐疑食物中毒 求診後情況穩定沙田現不明野菇 專家:為全球最多人誤食中毒品種 最嚴重可致死【多圖】春夏潮濕長千奇百趣菇 地拖菇、電車菇 你曾見過哪種?【食菇中毒】誤食未煮熟牛肝菌或產生幻覺 猶如走進小人國國度
港大真菌學博士兼浸大國際學院(樹木管理)專修學科統籌鄧銘澤早前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綠褶菇在港常見,通常出現在雨後的泥土上,由於顏色呈白色,不少人以為無毒,但食後會出現腹瀉肚痛病徵,由於樣子無特別,市民誤以為可食用,因為該品種也是全球最多人食用後中毒的野菇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