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小小事】等咗40年!香港僅存手雕圖章匠有望獲發小販牌
所謂「高手在民間」,在香港大街小巷有不少街頭工匠技藝精湛,惟因政府自七十年代初起,不再簽發小販牌照,街頭工匠無奈過着「走鬼」生活。近年政府為求保育本土文化,向無牌街頭工匠發出新的小販牌,今個月再有一名上水圖章匠獲食環署考慮發牌,以保留本港僅存手雕圖章技藝。據悉,有關建議已獲北區區議會原則性贊成。該名60多歲的圖章匠跟《香港01》稱,他已申請發牌多年,冀早日獲悉正式發牌,「安穩地為上水街坊服務」。
「我在上水擺檔了40多年,就被食環人員趕了40多年。」手雕圖章工匠鄧浩明的哀嘆,道出不少無牌街頭工匠的心聲。長駐上水新豐路的他透露,記者訪問前夕,已有食環署人員前來拍照紀錄,喝令他不可擺賣 ,「『走鬼』生活已成家常便飯,過去曾被人用惡言指罵和驅趕。」他無奈地說。
儘管如此,年屆65歲的浩明仍未想過要放棄。「做得一天,就一天吧!」他稱,雖現今文化程度提高,人們多用筆簽名,加上電腦化,令手雕圖章行業式微,但不少上水老街坊因手不靈活,仍有蓋印習慣,而且部分法律和銀行文件,人手簽名不獲認可,故需要獨一無二的手雕圖章簽署銀行文件。
為繼續營業不用再「走鬼」,浩明約於5年前申請小販牌,但一直未有回音,一年多前再向上水鄉議會求助,惟多次詢問食環署,至今仍暫未有收到發牌消息。
發牌給工匠有保育意義
根據區議會文件,今個月中食環署向北區區議會提交「無牌工匠小販發牌事宜」文件,建議向一名在上水新豐路的無牌圖章工匠簽發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攤位位置將改為附近的食物安全中心(符興街辦事處)側行人路,相隔原址路程約兩分鐘。署方稱經初步查核,這名工匠符合有關牌照的申請資格。
北區區議員何樹光透露,鄧伯駐紮上水區多年,可謂街知巷聞,區議會原則上不反對其發牌申請,又認為全港各區有不同類型的街頭工匠值得發牌保留,但獲發牌的工匠種類有限,擔心個別發牌只屬一次性,冀政府應多作研究,擴闊保育範圍。他又稱,為免發牌被濫用,建議政府列明審批及跟進發牌機制。
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是根據食環署於2015年,與立法會小販政策小組委員會討論有關簽發新的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的建議,向具懷舊本土文化特色的無牌街頭工匠,包括補鞋匠、鐘錶修理匠、鎖匠、磨刀匠、線面師和代書人等發牌。申請者需同意在原址或附近地點繼續經營,並繳付每年牌照費和攤位費用合共3,458元,其固定攤位之面積不得超過1.2米乘0.9米,而且新簽發的小販牌照將不設繼承和轉讓。
14名工匠獲發小販牌照
食環署向《香港01》稱,截至今年6月30日,該署共向14名工匠發出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包括5名鐘錶修理匠、4名補鞋匠及5名線面師。如圖章匠獲發牌,將為本港新增一項街頭工匠小販類別。
對於署方已向區議會建議接納其發牌申請,鄧浩明表示欣喜,「希望有日如獲發牌,可以修葺一下已殘舊的攤子,繼續為街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