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今日(28日)公布港鐵可加可減方程式最後一項數據,即去年第4季的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動為3.1%。港鐵公布方程式計算結果,港鐵票價今年加幅為1.45%,由於幅度介乎加減價門檻的正負1.5%之間,按機制港鐵會轉撥幅度至明年,即港鐵今年凍價。
原訂今年處理的1.91%延後加幅同樣撥至下一年度,連同原訂明年處理的0.05%延後加幅,即是累計有3.41%加幅滾存。不過明年仍要透過方程式計算結果、透過機制評定會否觸發「封頂」機制等,才知道屆時是否加價。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近年多次觸發負擔能力上限「封頂」機制,有需要檢視。
今年加幅1.45%惟未達門檻不用加
可加可減方程式中,去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為正1.4%,用作扣減的「生產力因素」反映港鐵上年度香港物業發展利潤,由於去年港鐵在這方面賺過百億,按機制扣減幅度為0.8%。
剛剛出爐的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動,為3.1%。將三項數據代入方程式,得出今年港鐵票價加幅為1.45%。由於加幅1.45%未觸及加價門檻的1.5%,所以今年按機制凍結票價,是自2022年後首次凍價。
港鐵:機制反映經濟情況 會繼續提供恆常票價優惠
港鐵公司常務總監—香港客運服務楊美珍表示,凍價結果顯示機制能顧及市民負擔能力。港鐵繼續提供恆常票價優惠、不同車費推廣給予上班族,包括「都會票」、「全月通」、綠色專線小巴$0.5轉乘優惠及「早晨折扣優惠」計劃一年。
滾存3.41%加幅 延後至明年處理或追加
港鐵表示,原定今年要處理的1.91%延後加幅,按機制轉撥至明年處理。另外,去年票價調整時有0.05%加幅需明年追回,連同今年1.45%加幅,估計明年港鐵合共需要處理3.41%加幅,惟屆時仍需按可加可減方程式以及負擔能力上限「封頂」機制,決定是否需要加價。
張欣宇:常觸及封頂或未達加價門檻應檢視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現時滾存3.41%延後加幅未處理,假設港鐵今年全年業績不錯,明年可考慮給予一次性的回贈,變相市民暫時感受不到加幅。他引述港鐵曾指願意考慮一次性回贈,但長期不加價的話,當營運成本不斷上升時,票價沒調整便有機會跑輸通脹,變相難以自負盈虧。
當方程式計算出加幅大於第四季家庭入息中位數按年變動,便會觸發負擔能力上限「封頂機制」,不用加價,然後將加幅滾存及延後處理。張欣宇說:「如果方程式計出嚟經常都係掂到封頂機制,係咪即係方程式唔合理?我覺得值得睇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