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拆荃灣西樓角38周年 昔日抗爭者:「以前我哋激好多!」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每個時代的人們,為了保衛家園,都有不一樣的抗爭方式。
1978年的今日,港英政府為興建地鐵車廠,宣布收回荃灣西樓角一帶的樓宇,數百戶受影響的居民拒絕搬走,港府數度出動防暴隊和衝鋒車與居民對峙,甚至動用武力迫使他們遷出,事件更釀成流血衝突,最終上訴至英國樞密院,惜居民敗訴,家園不保。
38年後的今日,當年有份參與抗爭、年屆83歲的黃志峰,與記者重回被發展巨輪輾過的舊地,卻只淡淡然道:「以前我哋激好多!」他又說,有生之年內,仍會支持地區居民的維權工作,幫助他們捍衛家園。

西樓角一帶的樓宇和房屋被清拆後,被興建地鐵車廠和商業大廈南豐中心,峰叔帶記者重回舊地,一臉淡然地表示:「以前我哋抗爭激好多!」(葉璋時攝)

1961年,港府政府刊憲,決定把荃灣發展成全港首個新市鎮,自此之後,清拆迫遷事件屢見不鮮。「以前無咁多壓力團體,窮人基本上無人理,政府話拆就拆,我哋唯有靠自己。」峰叔在1976年與數名志同道合的街坊,成立荃灣葵青坊眾會,開始介入地區居民的維權工作,相隔兩年後,遇上轟動一時的清拆西樓角事件。

為提升荃灣和商業地區之間的鐵路連接,港府在1978年的5月12日,宣布收回荃灣西樓角的七幢私人樓宇,以及附近一帶的木屋和石屋,以釋出土地興建地鐵(現港鐵)荃灣車廠。當時有數百戶受影響的業主、租客和商戶,因不滿意當局的嚴苛賠償,一直拒絕搬走,而坊眾會則代表居民,多次和主理新界事務的理民府談判。

當年西樓角7棟樓宇面臨清拆,受影響居民不滿港府的賠償苛刻而拒絕搬出,更在樓宇外牆寫上抗議字句。(香港公共圖書館圖片)

居民掛標語反對清拆

峰叔形容,港府當時提出的賠償方案十分不合理。「有啲居民無得安置,有啲工廠無地方開返,有啲租客咩賠償都無,大家梗係激氣啦!你拆我間屋,分分鐘會血本無歸。」面對港府的寸步不讓,居民亦不示弱,在樓宇牆身寫上「抗議當局強收合法民居」、「全體業主、合力同心、團結一致」等字眼標語,更有業主為拆除當局設置於西樓角新路的鐵閘,因而與警察發生流血衝突。

「呢類衝突好常見,居民手無縛雞之力,只能靠推撞,其實都無得還擊,警察一棍打落去,好容易就流血。」峰叔憶述,當時社會對警民衝突反應頗大,很多報章都站在受害居民這邊,但礙於港府的強勢,並沒有太過嚴厲地批評當局的做法,居民仍然無畏無懼,堅持要爭取合理的賠償。

當年坊眾會出版的通訊,亦有報道荃灣多個地方的清拆事件,當中更有文章認為,當局發展的同時應負起安置居民的責任。(葉璋時攝)

王坤憶述防暴隊伍清場

自1978年起開始關注荃灣地區工作的公屋聯會主席王坤,亦對清拆西樓角事件印象深刻。「當時港府出動百幾人嘅防暴隊伍,仲有最少7架衝鋒車,又拉晒鐵馬,好明顯想用武力去迫居民,又限佢哋3日之內就要搬走。」王坤說,居民當時相當鼓譟,一直就賠償方案和港府打官司,甚至上訴至英國樞密院。

樞密院在1979年判決居民敗訴,及後經過坊眾會等街坊團體從中斡旋,港府最終決定支付賠償費和搬遷費予業主,又同意廠商將廠房遷入鄰近的工廠大廈,並為租客提供安置的居所。「政府原先唔肯原區安置,話荃灣區無咁多單位,我哋就發散街坊工人逐間逐間去數,發現有200幾個空置單位,政府再強硬,最後都要妥協。」峰叔為坊眾會成功爭取引以為傲。

西樓角清拆事件一直僵持,當局經常出動警察巡邏當區,又派出逾百人的防暴隊伍,幾乎把居民當成暴徒。(香港公共圖書館)

難阻社會發展巨輪

峰叔認為,經過西樓角清拆事件,當局開始為搬遷或重建發展制定政策和方案,而居民亦比以往更為重視自己的合理權益。王坤則形容,西樓角清拆事件是繼六七暴動後,本港最大規模的居民抗爭之一,亦是荃灣發展的里程碑。他又感慨,當時港英政府手法強硬,居民歷盡艱辛才可令當局有些微退讓,但如今任何人都可以用任何藉口去阻礙政府的工程,「兩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峰叔帶《香港01》記者重回當年被清拆的舊地,看着被時代發展巨輪輾過的土地,如今已經被分別建成港鐵荃灣車廠和商業大廈南豐中心,峰叔一臉淡然地慨嘆:「社會始終要發展,但一定要保障人人安居樂業。」退休20多年的峰叔,每個禮拜都堅持到坊眾會做義工,他說,在有生之年,仍會支持地區居民的維權工作,幫助他們捍衛家園。

王坤形容,西樓角清拆事件是荃灣發展的里程碑。(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