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大過沙田」的填海選址在哪? 林鄭7年前已有計劃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在土地諮詢仍在進行之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主動提及填海問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甚至指明填海地應「大過沙田」。官方近日突然對填海態度積極,也引起外界關注政府是否已對土地大辯論有預設立場。
若單純議事論事,香港造地工作停滯多年,居住問題又不斷惡化,填海似乎無法避而不談,但香港還有甚麼填海選址,可以大過居住近70萬人的沙田?其實有關選址,很可能在大嶼山與香港島之間的中部水域填海,這個計劃已放在政府「櫃桶底」廿多年,在2011年,林鄭仍是發展局長時更曾做過大規模研究,整個計劃,可能已萬事俱備,只欠「一錘定音」。

特首林鄭月娥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稱將來可能要安排即時傳譯以免「waste time(浪費時間)」。(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延伸閱讀:【政策分析】一文睇清政府「5+1」填海選址 邊個喺你屋企附近?

中部水域填海港英時代已提及 塵封廿多年

由於填海本身是一個「惹火」議題,既觸及環保團體的神經,也會令附近居民擔心污染以至日後交通擠塞等問題。所以不論是近日惹來熱議的馬料水、龍鼓灘填海方案,即使填海規模有限,卻都遭到環團及居民的強烈抗議,可知難度有多大。

而有關「大過沙田」的中部水域填海問題,早在八、九十年代社會已開始討論。例如在1993年,規劃署曾研究在大嶼山東部興建新的貨櫃碼頭,當中提到在交椅洲填海,並連接大嶼山,是為最初步的構思。

不過後來環評報告指出,交椅洲島內包含高灌木叢和林地生境,又是鳥類的重要棲息和繁殖地點,工程無可避免影響生態環境,最後沒有成事。政府於2001年完成的《新界西南發展策略研究》中,也提及在交椅洲興建貨櫃碼頭,不過沒有再詳細解釋填海問題,有關計劃亦自此塵封多年。

延伸閱讀:【林鄭新房策】香港長遠欠地1200公頃 若填海 陳帆:大過沙田

曾蔭權重啟填海研究 林鄭指外界「妖魔化」填海

由於政府自2000年代起造地工作極度緩慢,填海又經常面臨法律訴訟挑戰,自身亦沒有其他方法建立土地儲備,以致房屋供應緊張。前特首曾蔭權在2010年施政報告中,重提就維港以外進行適度填海諮詢公眾。當時曾蔭權對填海問題看似很有決心,他在2011年6月9日親自乘坐直升機,視察全港7個可用作填海的地點,當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亦有陪同。

同年7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有關土地供應的顧問研究,就更改土地用途、重建、收地、在維港以外填海、發展岩洞、重用前石礦場6個土地選項諮詢公眾以及研究其可行性,其中填海為焦點。

林鄭月娥當時立場亦十分明晰,她在該年11月主持諮詢活動啟動儀式期間,呼籲各界不要將填海「妖魔化」,並指本港大部分的建材及污泥都是運往內地台山作填海之用,如果只選擇在其他地方填海而反對在港填海,頗為不負責任,況且運送所用的躉船其實也要消耗燃油和成本,同樣不合符經濟和環境效益云云。

現時政府主張推動「5+1」填海項目,包括東大嶼都會人工島(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大嶼山發展】人工島建新中環 5分鐘港島西生活圈

政府「5+1」填海方案 中部水域人工島成重點

到2012年,顧問研究第一階段結果出爐,報告指出公眾原則上同意「六管齊下」用盡以上各種方式增加土地,但對於填海,公眾意見分歧頗大,主要擔心選址和環境問題。

政府其後再深入研究廿多個填海選址,到2013年至2014年逐步收窄為現時的「5+1」選項,即龍鼓灘、小蠔灣、欣澳、馬料水和青衣西南,另再提出在大嶼山與香港島之間發展人工島具「龐大潛力」,中部水域填海方案再次被拋上檯面。報告亦劃出香港水域內可填海及不可填海的地方(見下圖,粉紅色為禁止填海區),大嶼山以東以及包括交椅洲附近一帶都屬有填海潛力的水域。

最終,梁振英於2014年施政報告中,正式提出配合中部水域填海,進一步研究開拓東大嶼都會,及後政府也將之列為《香港2030+》規劃當中。只不過,由於地區組織及環團至今對填海仍然強烈反對,填海工作到今日都沒有明顯進展,只有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較為大型。

正因如此,林鄭月娥今年3月出席扶貧高峰會期間,直接批評有環保人士「代海出聲」反對填海,以致不能開發土地;直至近日,林鄭又重提她支持填海,可說是「貫徹」她一直以來的立場。

土木工程拓展署委託進行的顧問研究報告,列出全港可填海和不可填海的地方,粉紅色位置為不可填。其中大嶼山以東和交椅洲(藍圈)一帶,都屬有填海可能的選址。(報告截圖)

延伸閱讀:林鄭月娥為居劏房兒童發聲 批環保人士「代海出聲」反填海

填海爭議大 東大嶼都會人工島已是較「溫和」方案

其實環顧現時5+1的填海選址中,中部水域已算是生態敏感度相對低,據發展局文件所言,於該地填海可以避免觸及生態價值高的海岸線。加上交椅洲本身沒有人住,也相對不會觸及太多居民利益。

再論面積,在政府其他填海規劃中,最大的範圍也只是龍鼓灘的250公頃,馬料水更只有最多60公頃。要是真的填起海來,一個人工島已有逾1,000公頃,所以縱使建人工島的不確定性較大、需時預料較長,但政府自然更希望在此處造地。

香港可負擔的房屋供應短缺。(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延伸閱讀:【土地大辯論】海與土地不可兼得 只怕政府填海建豪宅

填海具現實需要 多管齊下才能改善居住問題

針無兩頭利,正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所言,沒有一個土地選項是「無痛」,總會觸及或多或少的持分者,現實上也不會有填海工程對環境毫無影響。要改善港人狹窄的居住面積,就要付出一定代價,有所取捨。現時香港約有7,000公頃的土地是透過填海取得,佔香港已發展土地面積25%。要是沒有這些土地,香港亦難以發展成今日的國際城市。

政府未能善用現有土地是一回事,填海地建豪宅、權貴霸佔粉嶺高爾夫球場、地產商囤積農地等問題的確有需要處理,無法控制外來人口則涉及更複雜的政治問題。以上問題可以繼續討論,但撇除這些因素,面對極其尖銳的居住問題,填海在現實上仍然是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

不過又再想深一層,填海造地是一回事、如何運用填海地又是另一回事。假如以現時香港的城市規劃佈局,中部水域人工島可能成為港島商業區的延伸,成為另一個核心商業區CBD,經濟活動集中在少數區域的格局不變,意味居於其他區份、特別是偏遠「大西北」的市民,可能會繼續現時每日舟車勞頓、天天都要「大遷徙」的生活,又是否一個真正的宜居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