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演員】長者齊扮嘢 初登舞台搞乜鬼?
撰文:黎凱容
出版:更新:
每位長者也有他的人生經歷,若將經歷搬上舞台,你會懂得欣賞嗎?康文署與中英劇團、鄰舍輔導會合作的口述歷史戲劇計劃近月來到中西區,當區的老人家在舞台上口述自己的故事,再由其他長者以話劇形式演繹,讓大家細味上一代人的經歷。
姚婆婆是潮州人,小時候住在西環,家裏窮困,但偏偏餓著的肚子又不聽話在叫。爲了充飢,惟有緊緊跟著送米的咕喱後面,一點一點撿起地上米白色的米碎,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煮粥解飢。「你哋屋企煮無米粥啊!」鄰居毫不留情地嘲笑。這是姚婆婆對中西區的回憶,她的故事也即將會搬上舞台。
口述歷史戲劇計劃已推行多年,今年終於來到中西區,以老人家第一視角,在舞台上演繹在該區經歷的點滴。雖然9月才正式在上環文娛中心公演,但7月21日在大館賽馬會立方(舊中區警署)有免費預演,現在已開始在香港大會堂、以及堅尼地城的鄰舍輔導會雅研社鄰里康齡中心派發門票,每位市民限取兩張。7月21日的預演包括30分鐘的戲劇表演,講述兩個來自中環和西環婆婆的親身經歷,姚婆婆就是其中一個,表演完還有30分鐘的演員分享。
故事會以口述形式,再加其他長者人物扮演,配以特別的舞臺設計和道具,讓觀衆如親歷舊時的中西區。去年7月開始籌備,招募了中西區24位長者參與,最年長的「演員」也有87歲。過去一年一班長者每個星期上一小時戲劇課,到現在終於有機會踏上台板。
鄰舍輔導會的張姑娘說,口述自己故事的長者,往往把經歷埋在心底,直至看到其他人在台上「扮自己」才慢慢釋懷,對他們的情緒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