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痛如火燒 公立新症輪候逾一年 醫生:社會忽視患者致慘劇
新屯門中心前日(18日)的三屍倫常命案,23歲的幼女留下遺書指,自己多年來受濕疹困擾,生不如死。事實上,濕疹患者除了要抵受身體上的痕癢,亦需對抗心靈的壓力。
有皮膚科醫生指,濕疹患者若得到適當治療,有約一半患者在18歲左右可以斷尾,不過患者需接受積極治療,例如注重保濕,找出致敏源,一旦復發需及早控制病情,強調並非不治之症。
亦有醫生批評,濕疹患者一直是被社會忽視的一群,政府資源不足、向公立醫院求診的新症要輪候一年以上,令患者無法及早治療,致慘劇發生才終獲關注。
一半患者18歲「斷尾」 另一半須持續治療控制病情
濕疹是一種皮膚炎,有機會在患者的關節內外或手腳發作。皮膚科專科醫生陳俊彥指,濕疹的成因分為先天及後天,父母本身有濕疹,有機會遺傳給子女;患者的免疫系統會過份活躍,皮膚的鎖水功能出現問題,患者的皮膚長期乾燥導致痕癢。而後天的濕疹一般與敏感源有關,如環境中的塵蟎、對貓毛或狗毛敏感、甚或對某些食物敏感,都是引發濕疹的成因。
不過陳俊彥強調,濕疹並非不治之症,有一半患者到了18歲左右,由於免疫系統日漸成熟,可完全「斷尾」,至於另一半患者若積極及持續接受治療,亦有效控制病情。他提醒,由於每次濕疹發作,都會令皮膚的保濕功能下降,因此患者應在復發時及早接受適當治療。較多數患者都會在乾燥的天氣,如秋冬季節復發,但亦有部份患者一旦轉天氣,如濕度或溫度轉變時便會復發。
輕度患者:保濕、搽類固醇藥膏 嚴重:照燈、口服藥控制病情
醫生會按濕疹患者發作的面積大小、嚴重程度、皮膚變厚的情況及有無傷口等,決定適當的治療方法。輕度患者除了要改變生活習慣,避開致敏源之外,亦要勤用護膚膏為缺乏鎖水功能的皮膚加強保護;在濕疹發作時,則需要使用類固醇藥膏。陳俊彥指,若擔心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帶來副作用,近年亦有一些不含類固醇的藥膏可以選擇。
至於濕疹程度達中度至嚴重的患者,由於嚴重的患者若將傷口抓破易受細菌感染,可引致敗血病,因此除了上述措施之外,需配合較強的治療方法,例如以光學治療(即照燈),服用調節免疫系統的口服藥控制病情,而最新研發的生物製劑在將來亦能更有效治療濕疹,同時避免對自身的免疫系統造成損害。
患者易抑鬱 過往曾有自殺個案 醫生直指社會一直忽視濕疹患者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皮膚科名譽臨床教授、皮膚科專科醫生陳衍里則直言,今次命案是非常不幸,其實過往也曾經有濕疹患者自殺的個案,形容事件反映社會一直忽視了這群人的需要,致有倫常慘劇的出現才獲得關注。他又指,公共的醫療資源缺乏,公營系統只得三十多位皮膚科醫生,專科門診新症需輪候一年以上,患者根本無從得到適當治療。
陳衍里又指,自己亦是濕疹患者,小時候飽受困擾,包括因痕癢而不能入睡,上學時無法集中精神學習,患處更加會愈抓愈癢。他續指,若患處碰巧在不便抓癢的地方,更加令患者感到尷尬。
醫生以簡單問題 分辨患者有無抑鬱傾向
由於不少患者的的情緒會受濕疹困擾,容易抑鬱,他們的照顧者及家人的心情亦會受影響。每當有濕疹患者求診,陳衍里都會以幾道簡單問題,分辨病人及家屬有無抑鬱傾向,包括查詢病人的睡眠習慣、會否很易早起、會否無故哭泣、有無「做傻事」的念頭等。他指若有媽媽帶着濕疹小朋友求診時突然哭泣,他一般會建議讓孩子入院,讓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得以紓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