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港燈擬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選址與江豚棲息地重疊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因應政府計劃逐步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中電及港燈建議在索罟群島附近的頭顱洲以東約4公里的離岸海域,設置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若工程獲港府批准,預計於明年動工,整個施工階段需時約21個月。
根據中電今日(15日)提交環評報告亦指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地點與江豚使用的生境重疊,也可能出現具保育價值的綠海龜和鯨鯊,有關工程可能對這些海洋生物造成影響。中電提交的報告又指,鑑於受影響動物的活動能力較強,而且可供牠們活動的範圍很大,預計有關生境的受損程度,不會對受影響動物的個體或群體,造成顯著不良影響。

中電及港燈建議在索罟群島附近的頭顱洲以東約4公里的離岸海域設置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中電提供)

根據《環評報告》,在評估區內及工程項目範圍附近已知的具生態重要性的生境和物種,包括現有、擬議及潛在海岸公園、馬蹄蟹繁殖區及育幼區、紅樹林、珊瑚群落、具保育價值的海洋底棲生物及具重要生態價值物種,包括中華白海豚、江豚、綠海龜、鯨鯊、文昌魚、馬蹄蟹、白腹海鵰、海鳥和候鳥。

環評報告指,評估區內發現在香港出沒江豚和中華白海豚。(資料圖片 / 吳鍾坤)

天然氣接收站與江豚生境重疊

報告指出,江豚經常出沒在大嶼山南部一帶海域,特別是介乎索罟群島和石鼓洲之間的海域,通常全年都在大嶼山南部海域出沒,但在旱季(12月至5月)出現的次數較多,範圍亦較廣。

而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選址與江豚使用的生境重疊,則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至索罟群島南面、一段連接龍鼓灘發電廠海底天然氣管道附近,以及從石鼓洲西南向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延伸的一段連接南丫發電廠海底天然氣管道沿線。中華白海豚雖不使用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或南丫發電廠接收站一帶海域,但牠們的主要生境在大嶼山西面,與連接龍鼓灘發電廠海底天然氣管道鋪設路線一帶海域重疊。

此外,文獻檢閱結果顯示,評估區內可能有具保育價值的綠海龜和鯨鯊,但實地調查結果並沒有發現。綠海龜主要的產卵地位於深灣及南丫島南面,距離擬建的南丫發電廠海底天然氣管道路線多於4公里。

報告:鄰近工程海洋生態資源具低生態價值

報告指,雖然中華白海豚和江豚都有在評估區出現,但牠們的生境當中具生態價值的部分,只是與工程項目的部分基礎設施所在地重疊,例如龍鼓洲和沙洲、大嶼山西面,以及位於索罟群島和石鼓洲之間的海域。鄰近工程項目的海洋生態資源都只具低生態價值(除了距離較近的具高生態價值的擬議南大嶼海岸公園)。具較高生態價值的生境和敏感受體,例如位於白洲的珊瑚,以及現有和擬議的海岸公園等(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擬議的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及為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擬議的海岸公園),都在較遠的地點。在評估區內出現的具保育價值物種,例如綠海龜和鯨鯊,都只是十分偶然地在該海域出現。

在緩解措施方面,報告建議特定管道挖泥和沖噴工程作業時間會避免在中華白海豚繁殖高峰期進行(5月和6月);在水底進行撞擊式打樁工程時,日間工程只進行最多12小時,避免江豚出沒高峰期(12月至5月);在工程項目的海事工程範圍附近,以及在海豚和江豚出沒高的水域,包括現有和擬議的海岸公園,船速限制為10海里等等。

報告又指,位於碼頭範圍內,將損失約有2.5公頃的江豚生境。然而,與附近可供江豚使用的生境比較,這片生境的範圍十分細小,故這項生境損失(包括江豚及海上鳥類)屬於可接受水平。鑑於受影響動物的活動能力較強,而且可供牠們活動的範圍很大,預計有關生境的受損程度,不會對受影響動物的個體或群體,造成顯著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