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電腦分別預報颱風下周東登及西登 地上地下天文台:有不確性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香港天文台預測有低壓區可能在南海發展,其中歐洲和美國的電腦預報系統已率先預測,將有熱帶氣旋於下周中期靠近珠江沿岸,分別在香港附近「東登」和「西登」,對香港影響將有天壤之別。不過,天文台指出,日本和英國的預測機構就未有預告將出低壓系統在南海形成,香港屆時會否打風仍是未知之數。
民間氣象組織「地下天文台」亦有指,熱帶氣旋形成前72小時才有較清晰的畫面,但路徑預報的平均誤差有200至250公里,足以是1號風球和8號風球的分別,呼籲公眾勿過份解讀電腦預報。

天文台預料有低壓區可能在南海發 ,與其相關的驟雨會在下周中期影響華南沿岸。(資料圖片)

天文台FB教睇風

天文台今日(30日)於Facebook官方專頁,鋪陳歐洲、美國、日本和英國四個天氣預報系統對下周日(6月3日)南海低壓系統的預測,結果發現存有一定分歧。其中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及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均推算南海將有低壓系統出現,但預測的路徑及登陸位置與強度皆有不同。前者預測該低壓區料於下周中期於本港西面登陸;後者則預測該低壓區會有進一步發展,將在香港東面登陸。

根據天文台資料,颱風在香港西面登陸,破壞力比在東面登陸有巨大分別。

至於日本和英國模式,則顯示屆時未有低壓系統在南海形成。天文台解釋,不同數值預報模式的數據分析和運算方法都有分別,預測結果可能南轅北轍。當預報時間越長,不確定性亦會增加。

歐洲和美國的預報系統均推算南海將有低壓系統出現,但預測的位置與強度皆有不同。(天文台影片截圖)

【颱風百科】風眼曝光 天文台測路徑勝中美日韓台 全靠飛入核心 

西登破壞力大有原因

若單看ECMWF及GFS的預測,即使面對同一熱帶氣旋,但由於登陸位置不同,香港屆時的天氣情況亦會有天壤之別。天文台曾解釋,由於氣流在北半球以反時針方向進入熱帶氣旋中心,如果熱帶氣旋在香港的東面登陸,本港將會吹偏北風,但因內陸山勢阻擋,風速會較低,而且也較乾燥,影響較小。相反如果熱帶氣旋在香港南面掠過到香港西面登陸,強風會正面吹襲香港,而且東南風更會把海水推向岸邊,形成風暴潮。所以若是西登,將會帶來巨大風災。

GFS預測該低壓區會有進一步發展,將於下周五(8日)在香港東面登陸。(Windy網頁截圖)
ECMWF預測該低壓區料於下周中期於本港西面登陸。(Windy網頁截圖)

預報平均誤差大 形成前72小時才有清晰畫面​

距離下周中期仍有一星期時間,各預報系統仍舊有修正空間。地下天文台亦在Facebook解釋,以GFS模式為例,每6小時的預報路徑不斷改變,因此不應因某次預報路徑對香港很有威脅而過份解讀,而預報時間越長,誤差越大。「現時只能推斷下星期南海可能有熱帶氣旋形成,具體走向仍要繼續觀察,直至大約72小時前才能有較清晰的畫面。」不過,72小時路徑預報的平均誤差仍有200至250公里,對港足以是1號風球和8號風球的分別。

另外,根據美國GFS的預報,下周中西北太平洋將有兩個颱風,即一個會吹襲香港,另一個則趨向日本沖繩那霸。

根據美國GFS的電腦預測,西北太平洋下周中將有兩個颱風,除了一個會吹襲香港附近,另一個則趨向沖繩那霸,而非昨日的預報的台灣。(Windy.com截圖)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