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白手興家IVE生 遇上10年黃金機會 半年賺過百萬

撰文:文雪萍
出版:更新:

近年香港掀起一股創業潮,新一代年青不再追求於薪高糧準,更多的會選擇創業,闖一番天地。鍛匠電競創辦人劉天駿笑說,18歲時剛從學校畢業,當時只靠一張桌子和電腦,開始個人的創業故事。他在10年間輾轉打拼,由一人設計公司,搖身一變成50人規模的電競公司,純利更在半年內超逾百萬元。
「我不是含著金鎖匙出世。」劉天駿年幼喪父,家庭頓失經濟支柱,有段時間更須領取綜援生活;至修讀高級文憑時,每天做3份兼職糊口,因生活不輕易,明白到社會中要憑雙手,才能養活自己和家人。
回望過去,創業雖困難多,轉型時更遭人白眼:「香港人很有趣,你未做到,別人會認為你做不到。」至兩年前把積蓄,投資在營辦電競公司,摸著石頭過河,最後獲得今天的成果:「我見到未來將會是電競業的黃金10年!」

在讀高級文憑期間,劉天駿每天兼任3份工作來糊口。(歐嘉樂攝)

電競近年在港掀起熱潮,連《財政預算案》早前亦宣布,向數碼港撥款一億元,為電競比賽提供場地,支援業界發展技術和人才培訓等;但看到機會的不止政府,鍛匠電競創辦人劉天駿更因電競換來他的第一桶金。

「我不是含著金鎖匙出世,憑雙手,才能養活自己和家人」

成功不一定靠父幹。劉天駿說:「我不是含著金鎖匙出世。」10歲時他父親過身,家庭頓失經濟支柱,母親獨力撫養他成才,期間更須領取綜援金生活,小時候家境清貧,曾試過鞋底破了洞,都沒錢去買新鞋。

在修讀高級文憑期間,劉天駿每天兼任3份工作來糊口,包括替人裝嵌電腦及便利店職員等,生活絕不輕易。他說,在過往經歷中明白到,於社會中只能憑雙手,才能養活自己和家人,從來世事沒有僥倖。

在兩年前公司機緣巧合下,為一間志願機構舉辦的電競比賽,使劉天駿洞悉到電競行業發展潛力。(歐嘉樂攝)

18歲那年開始10年創業夢

劉天駿在18歲那年完成IVE多媒體創作課程後,只靠一張桌子和電腦,開設個人公司,為不同企業提供展覽設計服務。他笑說,當年繪圖設計工作,需多部電腦同時進行,因此留意到電腦硬件的重要,故在2014年第一次公司轉型,為企業提供資訊科技顧問支援服務。

劉表示,在轉型後業務逐漸上軌道,曾為醫療集團設計支援日常營運網絡系統,帶來過百萬元的盈利。然而,在兩年前公司機緣巧合下,為一間志願機構舉辦的電競比賽,提供器材和資訊科技技術支援,使他洞悉到電競行業發展潛力。

小試牛刀 先開設可容納10人的電競訓練場地

他隨後小試牛刀,開設了僅可容納10人的電競訓練場地,期間不時舉辦比賽直播:「我們辦直播時經常要截門外排隊人龍」。他說,香港現時缺乏電競訓練場地,亦從中了解到市場對電競場地有巨大需求。因此,他決定「豁出去」把2百萬元積蓄,全投資在轉型電競公司,以及在觀塘開設共3千呎電競館:「賺一元投資一元,一下一下白手做這間公司出來。」

劉天駿(右一)說公司的純利已逾過百萬元,收入分別來自比賽贊助、買賣電腦硬件等。(歐嘉樂攝)

「你未做到,別人會認為你做不到。」

然而,創業難,公司轉型更難。劉天駿坦言當時政府不重視電競行業,完全沒有任何資助,在公司轉型時更遭到旁人白眼,質疑轉型的可行性,又打趣稱:「香港人很有趣,你未做到,別人會認為你做不到。」

在電競館開業約半年,劉天駿說公司的純利已逾過百萬元,收入分別來自比賽贊助、場租及買賣電腦硬件等:「我們把所識的東西,如當年我學習所識的東西,事業中途所認知的東西,全部合併融成今天Forger E-Sports的營運基礎。」

他續指,鍛匠電競在這10年期間,輾轉發展成為現時這個模樣,如摸著石頭過河,成功與否均看運氣,謙稱自己僥倖才獲得今天的成果。

劉天駿(右一)期望政府可帶頭為電競宣傳及教育公眾,如開設電競課程等。(歐嘉樂攝)

未來將會是電競業的黃金10年

面對香港電競業發展剛起步,他稱過往因社會「阻力」,使電競發展停滯不前,包括「讀書才有出路」的守舊風氣,期望政府可帶頭為電競宣傳及教育公眾,如開設電競課程等,協助業界發展:「我見到未來將會是電競業的黃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