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受訪中港分隔單親兒1日無3餐、近9成有抑鬱 促加快批證助團聚
現時中港交流頻繁,本港每年約有2萬多個中港婚姻締結,並須向內地公安區申請單程證團聚來港。45歲的陳女士於14年前與港人丈夫結緣,在同年來港申請註冊結婚,惟在成功註冊前丈夫因急病離世,遺下陳及兒子在港獨力生活。
陳女士在14年等待入境處批發身份證期間,以俗稱「行街紙」的臨時身份證明書居港生活。然而,手持「行街紙」無法自由出入境、滯留香港,她在等候處方批身份證的第7年,卻遭內地機構以「長期不在內地」為由取消其戶籍,以致入境處無法依照其內地居民資料批出證明。
苦等身份證長達14年的她慨嘆,現時須每兩個月到入境處續「行街紙」,兒子更擔憂母不獲續證而患焦慮。目前陳與兒子兩人相依為命,僅依靠約6千元的綜援金維生;在感謝母愛的母親節,她的願望僅盼早日獲批居民身份、照顧兒子。
持「行街紙」無法自由出入境 遭內地機構取消戶籍
內地單親母45歲的陳女士,於2004年與港人丈夫結緣並誕下兒子陳偉杰,欲在同年辦理結婚手續後申請身份證,來港一家團聚。奈何在完成註冊前,丈夫因急病離世,當時陳女士得知消息時心急如焚,便借朋友的雙程證來港了解情況,惟該次的不良入境紀錄,使入境處須花更多時間來審批她的身份證申請。
丈夫突然離世遺下兒子在港,陳女士只好在輪候入境處批身份證期間,以俗稱「行街紙」的臨時身份證明書居港照顧兒子。然而,手持「行街紙」無法自由出入境、滯留香港,她在等候處方批身份證的第7年,卻遭內地機構以「長期不在內地」為由取消其戶籍,以致入境處無法依照其內地居民資料批出證明。
或須多等15年 滿60歲才可成功申請
陳續說,偉杰從小確診過度活躍症,須定期到精神科複診,目前更因擔憂母親或無法續「行街紙」,出現焦慮症徵狀。陳坦言目前其身份證審批程序處於膠着狀態,對未來感到迷惘。若無法依照現行程序申請身份證,便多等15年至年滿60歲,再申請年老無依父母類別來港與子女團聚。
母子二人目前居住在百多呎的劏房單位,多年來僅靠兒子的約6,000元綜援金維生,生活捉襟見肘,以及偉杰剛升上中一、學習開支大,陳女士經常一日一餐來省錢:「我唔食都得,但個仔我就一定會比足一日三餐佢。」
丈夫「玩失蹤」文件欠簽署 無法申請身份證
中港分隔單親母親還有41歲的黃女士。她表示,自己於2010年與港人丈夫結緣,並在翌年誕下兒子,惟丈夫在2013年卻拋妻棄子、「玩失蹤」,到目前並未成功處理離婚程序。黃慨嘆,在內地及本港入境處已整備申請身分證的文件,唯獨欠丈夫簽署,使她現時只能以俗稱「單程證」的前往港澳通行證來港照顧兒子。
擁內地中專學歷的黃泣稱,沒有居民身份無法在港工作,現居在胞姊的三人公屋單位,並依靠家人金錢支援來維生。因兒子患有過度活躍症、專注力不足等,不時遭姐夫冷嘲熱諷,叫她們另覓居所,坦言相見好同住難,生活壓力大:「有時個仔係屋企嘈、唔聽話真係想攬住佢跳落去!」
調查:近8成受訪單親母只能日吃一餐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於本年4月受訪53名中港分隔單親家庭,調查發現愈9成單親家庭在內地申請單程證來港團聚被拒,整體收入中位數為4,785元。調查發現,有32.1%兒童無法一日三餐,而79.2%的受訪母親只能一日一餐或兩餐,亦有70.8%的母親更怕子女「唔夠食」,先讓子女食飽才用膳,長期處於饑餓狀態。
結果顯示,受訪兒童抑鬱指數較高,88.7%兒童有輕微至嚴重的抑鬱病症,而患有嚴重抑鬱更佔66%;有96.1%的受訪母親有輕微至嚴重的抑鬱病症,而患有嚴重抑鬱則佔90.2%,精神情況令人擔憂。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促中港政府應加速安排香港單親子女的內地母親,酌情批准單程證來港定居照顧子女,以及一年多簽探親政策應惠及子女為香港居民的單親父母或再婚單親,別讓單親家庭孩子成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