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倖存者未走出陰霾 改名遠走他鄉拒絕回想當天
十年前的5月12日,一場汶川大地震,不少人瞬間痛失家園,與家人陰陽相隔;一次無情的天災衝擊,倖存者承受的心理創傷,難以痊癒。有機構在過去10年為災區居民提供心理支援,發現不少災民仍有創傷後遺症,抗拒回想災難的畫面,甚至更改姓名,遠走他鄉,拒絕承認「我是四川人」,整體受訪災民心理質素指數僅僅合格,反映時間不一定能沖淡一切,天災的陰霾久久不能散去;有年輕少女在災後從事雛妓或陪酒工作,以幫補家計。
四川省汶川縣在2008年5月12日發生黎克特制8級大地震,造成8.7萬人遇難,37.5萬人受傷,倖存者除了需要物資、醫療、重建及捐助,心理支援也同樣重要。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總幹事杜永政表示,災民因這場大地震失去至親,逃避回想這場災難。現年23歲的廖婷,災後選擇「有咁遠搬咁遠」,由棉竹市搬至海南島讀大學,做海洋研究,並決定改名、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四川人,也不想重返四川。
另外,本身患有血癌的吳石秀以為自己命不久矣,作為村代表的她又被誤會私吞賑災款項,加上因重建及醫藥費支出龐大,難以支持女兒入讀心儀大學,心中有愧,決定留下遺書。後來經過心理輔導後,發現自己為了骨氣而拒絕基金補貼的做法甚為不智,又發現原來自己患的並非血癌,一個小手術便可解決,一家人最終走出陰霾,重新積極生活。
災民與豬同眠2年 重建借貸仍未還清
杜永政表示,普遍災民的心理質素指數較低,主要擔心災難重臨,失去親人;有災民在災後與豬同眠2年,住屋更要靠借貸才能重建,至今仍未還清,連拍拖也不敢多想。他更發現,有年輕少女在災後從事雛妓或陪酒工作,以幫補家計,但賺取的收入極微薄,甚至只能靠「貼士」維生。
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簡稱 PCCN)在這十年派出共51隊、共380名義工,主要在綿竹及映秀災區提供心理評估、心理治療、心理教育、心理節目及心理輔導老師培訓,向近半數四川災民(超過1,000萬名災民)提供直接或間接的心理服務。
創傷後遺症浮現 出現自殺潮
PCCN今年5月以電話訪問形式,成功訪問了5,000名綿竹及映秀災區災民,了解他們生活素質及心理質素。以10分為滿分,發現受訪災民生活質素達9分,但心理質素指數只有5分。
杜永政表示,災民的生活環境逐步改善,居住的地方由瓦礫、帳篷、板房,最後搬至永久房屋,生活質素提升,但至2012年,他們的心理質素指數曾由2011年的5.5分回落至4分。杜解釋,災後的3、4年,災民着眼於重建,暫放下傷痛,但當永久房屋落成,災民的創傷後遺症開始浮現,甚至出現自殺潮。
心理輔導員與災民比例1:1.6萬
他坦言,物資並非災民最重要的支援,「一個人有6個書包、5對鞋沒有意思」,災後首18個月的心理輔導更重要。他憶述,四川人「享樂行先」,當香港義工剛到當地輔導時,以為他們必定愁眉苦臉,卻有人在仍有小孩屍體的瓦礫上打麻將,「表面上他們很快重現笑容,但歡笑過後,仍有憂傷」。他坦言,心理輔導人員長期人手不足,約500名輔導員應付約800萬名災民,人手比例為1:1.6萬人。
他希望內地政府明白災後心理輔導的重要性,採取行動幫助當區災民,港人除了以捐助形式支持救災活動,也可以義工形式親身提供輔導服務;也希望媒體可製作心理教育節目及劇集,紓緩災民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