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市場】曾雲集「四大女將」 家書、報稅代筆檔料成絕響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有近30年歷史的油麻地玉器市場,是香港僅存的玉石批發及零售市場之一。不過,為興建中九龍幹線,玉器市場命臨遷拆厄運。現時市場內有數百個玉器攤檔,不單訴說香港玉石發展,更養活了幾代人。
玉器市場內不單買賣玉石,舊日更是雲集識字高手的「武林地」。昔日香港學歷水平有限,平民往往要靠寫信檔代筆寄出家書,逾80歲的徐伯入行40多年,見證「四大女將」毋懼黑勢力、代筆家書傳話成就無數動人故事的年代,「有人試過尋親,登報後尋親成功,有人會帶錢、生果道謝!」時代巨輪將一切帶走,如今要看到一整列報稅檔攤,只剩下玉器市場一角,隨着市場要搬遷,這門夕陽行業亦慢慢走向終點。

徐伯已年過80歲,至今仍每日到攤檔看舖,更笑言自己是「生招牌」。(李澤彤攝)

玉器市場的一角,尚存一整列寫信檔,專責報稅、翻譯中英文件及寫信。徐伯檔攤招牌「喜臨門」以毛筆人手寫上,招牌下寫上自己全名,檔內更放置可以說是「古董」的打字機,一桌一椅伴隨徐伯40載,雖已褪色發黃,但歲月的痕跡卻是無價。

他表示,油麻地雲南里於60年代起聚集了40檔報稅檔,80年代玉器市場建成後,他亦跟隨大伙兒遷入市場擺檔。不過,現時只僅存五檔尚在營業。

「最低消費」1.2元一封信

談起行業昔日風彩,徐伯自豪不已。他說,舊日香港由英國統治,文件以英語為主,對識字不多的平民艱澀難明,故當年的寫信檔成為大眾的「救命符」,他們除了專門收費處理文件、提供翻譯,更會代筆寫信,盛極一時,「啲客多到排晒隊!要睇書信字數,大約1.2元至1.5元一封信!」而當年一名普通打工仔的月薪,只是以數以百元計。

玉器市場一角尚存一整列寫信檔,未來香港或再難見此情此景。(李澤彤攝)

學師十年‭ ‬師父為客尋親

寫得一手好字的徐伯,原來曾是一名粵劇演員,但他認為演藝工作收入不穩定,遂跟隨師傅於雲南里學師擺檔,利用十年時間拜師學藝,「師傅曾經做過律師及華仁高材生,處理英文文件、法律問題得心應手!」他坦言,當時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仍決意「邊學邊做」。

學師期間,他指師傅為客人解決不少法律問題,更曾替人代筆登報尋親,「好多人客人好感激師父,會特登到檔位帶埋禮物,有時仲會送紅包!」

「喜臨門」是徐伯檔名,招牌已有40年歷史,徐伯表示,店內由自己題名,喻意攤檔為客人帶來快樂。(李澤彤攝)

「四大女將」代馬姐、妓女傳情

對於雲南里的舊日時光,徐伯仍歷歷在目。他憶述從前該區多黑社會流連,過時過節更要向他們付紅包「保平安」。

不過,一眾有識之士仍無懼擺檔,其中「四大女將」更風雲一時不向黑勢力低頭,「她們是退休老師、校長及公務員,文化水平好高,識的英文又更多,所以好受歡迎!」他續指,女將們多為女性代筆傳情,締造一段又一段段美好姻緣,「馬姐、妓女都會叫佢地寫情書!始終叫男人代筆唔方便,女人一講就明,就知要點寫!」

場內不少寫書檔已空置無人,政府更會張貼告示,指攤檔牌照已無效繼續經營。(李澤彤攝)

徐伯:現代唔識可以上網查,邊有得做?

隨時代發展,社會學習水平得以提升,徐伯慨嘆檔攤經常「拍烏蠅」。他又指,寫信檔攤全盛期在玉器市內有近12檔,惟現時只剩下5營業檔,其餘的檔攤門口,都貼上政府的通告表明牌照已過期不能再開檔。他苦笑指:「以前冇咁多學校,讀書要錢,冇咁多人識英文!依家文化水平高,有唔識都可以上網查,邊有得做?」

路政署表示,玉器市場將於2020年拆卸,檔攤可臨時重置於新大樓或社區中心空地。他表示,仍未決定會否繼續開檔,「有氣力就做!到時先算」

油麻地玉器市場資料:
面積:約1,500米
攤檔數目:347名持牌小販(截至2018年3月31日)
清拆時間:2020年第四季
臨時安置時間:2020年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