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島頭設計圖曝光 防護層須達擋浪牆高度
港珠澳大橋東西人工島,被質疑防波堤崩塌,大橋管理局反駁,指扭工字塊是「隨機安裝」,並無被海浪沖散。不過多位本港工程師質疑有關說法。《香港01》獲得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工程的隧道總體設計圖,當中的「人工島島頭管頂減載方案圖」。曾處理西隧和機場鐵路海底隧道的資深工程師分析,該圖顯示回填防護層(即防波堤),須達到接近擋浪牆的高度,與大橋管理局的說法明顯有出入,「設計圖寫明要有水面的防護」。
另外,內地學術期刊曾刊載,大橋人工島的扭工字塊,在水面下應「隨機定點安放」,西隧工程師分析,水面下難每塊規則安裝,因此要「定點隨機」,但隨機不代表亂放,不可能出現航拍顯示的凌亂狀態。
《香港01》獲得一份2012年4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工程施工設計圖,關於隧道總體設計的送審稿,當中列載西人工島的「人工島島頭管頂減載方案圖」,人工島島頭,即懷疑防波堤被沖散的部分。
一名不願具名、曾參與西隧和機場鐵路海底隧道工程的資深土木工程師分析,設計圖中顯示,「回填防護層」即「防波堤」,要從海平面一直鋪設至擋浪牆。其中海平面平均高度為「+0.54米」,島面工程高「+5米」,擋浪牆高「+8米」。他指出:「設計圖明顯顯示,隧道口亦要鋪設『防護層』,即防波堤,亦要如島面其他位置一樣,鋪設扭工字塊至擋浪牆的高度,絕非如航拍圖那樣,散落在海中,而海面則沒有鋪設。」
不過他亦指,設計圖可以繼續修改,但從未見過防波堤「崩角」的設計。
【港珠澳大橋】航拍直擊人工島凌亂防波堤 工程師質疑:防護不足
港珠澳橋人工島設計圖:扭工字塊在水面下要「定點隨機安裝」
內地學術期刊《中國港灣建設》於2015年7月刊登學術文章《扭工字塊安裝施工技術》,作者為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吳平、邵亮和王聰,文章以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斜坡防護結構中的扭工字塊安裝為例,列明人工島的扭工字塊,在水面上要「規則安裝」,而水面下要「定點隨機安裝」。
西隧工程師看過該學術文章後,對《香港01》記者表示,文中正好反駁昨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指扭工字塊是在「水面下隨機擺放」的說法。他指出:「何為『隨機』呢?就是水面下看不清楚,所以不把扭工字塊『按pattern』(規則)扣連,所以是『隨機』。但文章已經寫清楚,就算是隨機都要『定點』,絕不可能像航拍那樣『散落』放在海中。」
工程師:扭工字塊在彎位特別易沖散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昨日發布設計圖,西隧工程師指,圖中顯示扭工字塊在海中放在隧道頂部,但實際上,隧道頂部不可能直接放扭工字塊,設計圖亦會顯示,要鋪1.5至2米的沙石保護隧道。他指,參考《香港01》獲得的設計圖,以及學術文章中的設計圖,均顯示扭工字塊下要先鋪沙石,「無可能像昨日管理局那張設計圖那樣。」
他更指出,防波堤安裝扭工字塊,在轉彎位特別容易出現工程失誤,因為該處並非在平面,受風和海浪的衝力較大,設計和安裝防波堤的難度亦較平面難,「這些『waterbreak roundhead failure』(防波堤堤頭失誤)較常見,所以要特別建造模型,模擬不同方向的風和海浪衝擊,更可能要用較重的扭工字塊或消波塊。」
他更強調,消波塊一定要互相扣連,才能達到防止風浪、減少被沖散的效果,從未見過散落在海面。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防波堤疑崩塌 內地管理局發言人:觀感錯覺
【港珠澳大橋】海隧人工島海堤疑崩塌 工程師:失石屎結構保護層
記者正向大橋管理局查詢,等待回覆。
《文匯報》引述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辦主任陳越,強調港珠澳大橋已經完全具備通車條件,並表示憑主觀印象判斷防波堤被沖散並不可靠,對說法感到「哭笑不得」。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設計圖 組圖: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 航拍直擊 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