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康會每名言語治療師需照顧百名吞嚥困難智障人士 冀政府投資源

撰文:文雪萍
出版:更新:

大眾對喝水、吃飯這些簡單動作,可說是輕而易舉;但對傷殘兼弱智人士而言,不但每次進食都是一種挑戰,而且老化情況亦較常人快,他們一般於40歲已開始踏入老化階段,甚至出現吞嚥困難。
專門為智障人士提供服務的扶康會,現時有6成服務使用者已年滿40歲,會方遂於約3年前開始為中心的智障人士,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包括訓練其咀嚼肌肉等,以預防智障人士的吞嚥問題惡化,扶康會助理總幹事徐群燕指出,會方目前已聘請3名言語治療師,然而平均每位須服務逾百名有吞噬困難的智障人士,潛伏服務個案更逾千個,而隨着社會人口老化,復康服務需求增加,她鼓勵政府在治療服務上投放更多資源。

若以40歲踏入老化階段來計算,扶康會有6成以上的智障人士已年滿40歲。(歐嘉樂攝)

人手限制只能集中預防 治療未能兼顧​

六旬中度智障長者鴻玉隨年紀漸大,口腔肌肉隨之老化。扶康會言語治療師崔龍逸指出,鴻玉能夠接收指示,稱得上是服務使用者中較「叻」的一位;鴻玉目前能喝清水,惟喝水太快時會容易嗆到,崔在一年半前為他提供肌肉訓練,如治療師會把摸着他的喉部,觀察他吞口水以推斷其吞嚥情況。

+4

扶康會逾6成智障人士踏入老化階段

鴻玉的情況並非唯一,而智障人士的康復服務於香港向來缺乏;根據社署資料,嚴重弱智人士宿舍於2017年的輪候人數已逾2千人。扶康會早於40年前提供康復服務,每年為逾3千名殘疾人士提供服務,包括智障人士、自閉症人士、精神康復者及肢體殘障人士。

扶康會助理總幹事徐群燕指出,從過往的服務使用者中,留意到大部分智障人士踏入年老階段,隨着機能及自身病況問題有機會出現吞嚥問題,如喝水時容易嗆到及「落錯隔」等。若以40歲踏入年老階段來計算,扶康會有6成以上的智障人士已年屆四旬,故機構在2016年8月率先運用儲蓄,額外聘請2名言語治療師來幫助有吞嚥困難的智障人士,並在去年底再增聘1名治療師來應付服務需求。

人手限制 工作只能專注於預防

崔龍逸指,目前會方共聘請3名言語治療師,然而每名治療師須負責逾100名有吞噬困難的服務使用者,而潛伏服務個案,更是扶康會合共逾千名的服務使用者。崔坦言,基於目前的人手限制,只能專注在預防工作上,而治療方面則未能全面兼顧:「有多個同事梗係好啦,但『救火』(治療)嘅工作就要留返去醫院。」

徐群燕指,不少智障人士從特殊學校畢業後,隨着時間流逝會逐漸忘記曾學到的技能。(歐嘉樂攝)

言語治療師能提供口腔肌肉訓練

徐群燕續指,智障人士會有不同程度的吞嚥困難情況出現,部分可能只需把食物剪得較碎便能進食,亦有服務使用者只能進食流質食物,如營養奶粉等。言語治療師會為智障人士作評估,為他們設計飲食餐單及食物性質等,分別有正餐、碎餐及糊餐等,以及定期作檢查及跟進。

她提到,治療師會為智障人士提供口腔肌肉訓練,讓智障人士重新掌握學過的吞嚥技巧,包括以糖作利誘,要求智障人士把舌頭由左移動到右、訓練舌頭肌肉,以預防其進食情況惡化;不少智障人士從特殊學校畢業後,隨着時間流逝會逐漸忘記曾學到的技能,扶康會亦為離校不久的智障人士提供言語治療,為他們提供溝通訓練,讓智障人士重新掌握學過的技巧。

崔龍逸(左一)坦言,基於目前的人手限制,只能專注在預防工作上,而治療方面則未能全面兼顧。(歐嘉樂攝)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將每年增撥6.6億元改善康復服務,包括為中度和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嚴重肢體傷殘兼弱智人士宿舍及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徐群燕表示,相關治療可預防智障人士的吞嚥問題惡化,亦樂見政府投放資源,盼未來當局可多關注智障人士的服務需要:「(政府投放的資源)係咪一定滿足到坊間需求,就始終都要觀察一吓先。」

表:智障人士輪候津助院舍概况

  輪候人數 輪候需時(年)
嚴重弱智人士宿舍 2,384 15.0—16.5
中度弱智人士宿舍 2,172 8.0—13.5
嚴重肢體傷殘兼弱智人士宿舍 649 3.5—13.3
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 505 4.0—5.5
輔助宿舍 88 0.8—9.7

資料來源:社會福利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