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強積金對沖】政府消息證實港府補貼172億元 盼於2022年實施

撰文:陳淑霞 文雪萍
出版:更新:

取消強積金對沖最新方案雛型曝光,據政府消息人士證實,新方案與日前流傳細節大概相若。港府將保留劃線制,其財政承擔將「加碼」至約172億元,僱主需額外供款1%,專責儲錢作支付遣散費及長服金儲備之用,當儲蓄金額達至總薪酬的15%,即可「封頂」,而補貼期將延長至12年,在該12年補貼期間,將設雙層補貼機制,協助企業過渡,隨後逐年遞減。
據悉,港府屬意今年內「拍板」,並於2020年立法會換屆前通過,料於2022年連同積金局「eMPF」中央電子平台同步實施。

今屆港府就取消強積金對沖提出新方案。(資料圖片)

新方案將保留劃線制,政府的財政承擔將增至約172億元,僱主亦需額外供款1%,儲錢作支付遣散費及長服金儲備之用,而補貼期將延長至12年,在該12年補貼期間將設雙層補貼機制,最高補助可佔散費及長服金75%,以協助企業過渡。
消息指,法例實施後第4年起,政府的補貼會由50%減至45%,即每年減5個百分點,直至第12年減至5%,第13年起就不設補貼,僱主自行承擔。根據新方案內容,若在補貼期內,僱主的專項戶口的結餘,不仍足以支付計及第一層補貼金額後需付的遣散費或長服金,可申請第二層補貼;第二層補貼,會按不足支付的金額作補貼,比率與第一層補貼相同。

政府認為,兩層補貼主要惠及中小微企,尤其在首3年及首7年,政府補貼最高分別可達需付的遣散費或長服金75%及逾50%;而大企業月供1%的專項戶口內的結餘已足夠應付取消「對沖」後的遺散費或長期服務,故第二層補貼大企業無法受惠。

取消對沖後 整體僱主首年補貼差額為2,100萬元

根據政府數據分析及估算,取消對沖實施後,整體僱主需就遣散費或長服金作出的補貼差額,首年為2,100萬元。假若聘用少於10名僱員的僱主,則需補貼1,200萬元;第10年則分別為12億元及7.5億元,到了實施後第20年分別增至23.42億元及15.05億元。在第20年,每名需作出補貼差額的僱主(但有超過一半的僱主毋須補貼差額),平均支付金額為30.6萬元;若聘用少於10名僱員的僱主則為21.9萬元。

新方案將保留劃線制,政府的財政承擔將增至約172億元,僱主亦需額外供款1%,儲錢作支付遣散費及長服金儲備之用,而補貼期將延長至12年,將設雙層補貼機制,協助企業過渡。
政府消息人士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為避免實施新的取消對沖強積金方案導致大量裁員;初步構思把實施日期前的強積金安排,僱主仍可「對沖」,而在實施日期後員工的年資則按新安排計算。

若一間公司僱有8名員工,在取消「對沖」安排前已運作5年,期間每名員工的月薪為15,000元;而在取消安排的5年後,該名公司解僱3名僱員,每名被解僱的員工均有10年年資。在計算整體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時,該3名僱員所獲取的金額將會分開計算,首5年會按過往舊制度「對沖」,而其後5年的金額,僱主可從專項儲蓄戶口及政府補貼中支付。

消息指:新方案下仍有機會對沖到僱員款項

據了解,政府計劃在取消「對沖」方案後,僱主將沿用現有為僱員供款的強積金戶口。有質疑在一同戶口內,僱主或會用資方供款的強積金來作實施方案前的「對沖」之用;消息人士坦言,在賬面上僱員或會「蝕少少」,但認為長遠影響不大。

消息指,港府屬意今年內經行政會議「拍板」方案,草議法例交由立法會審議,理想於2020年6月30日立法會換屆前通過,並須時18至24個月籌備,料可於2022年連同積金局「eMPF」中央電子平台同步實施。

表:政府補貼年期及金額

實施日期後的年份 第一層補貼 第二層補貼 最高合共
1 50% 25% 75%
2 50% 25% 75%
3 50% 25% 75%
4 45% 24.75% 69.75%
5 40% 24% 64%
6 35% 22.75% 57.75%
7 30% 21% 51%
8 25% 18.75% 43.75%
9 20% 16% 36%
10 15% 12.75% 27.75%
11 10% 9% 19%
12 5% 4.75% 9.75%
13 NA NA NA

 

強積金於2000年實施,在現行機制下,企業可利用強積金僱主供款部分,用作抵銷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之用,全港逾300萬名打工仔已累計被「沖走」逾320億元,單是去年,對沖總額已達38億元。

取消強積金對沖初步方案​*

【政府財政承擔】由預算案150億元 → 增至172億元

【補貼期】12年,遞減式補助

【補貼形式】12年補貼期內設雙重補貼機制,不論企業大小,按所訂的該年比率資助遣散費及長服金開支。
 倘企業專用戶口金額不足,餘額由政府按該年比率負擔一定數額

【企業財政承擔】僱主亦需額外供款1%,至專用戶口作儲蓄之用。
儲蓄金額達至總薪酬的15%,即可「封頂」。

【遣散費及長服金計算方式】維持以月薪三分之二計算

【領取上限】39萬港元

*綜合政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