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毒個案輕微下降 市民誤把日本浴鹽當粟米湯 灼傷喉嚨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今(15日)召開記者會,公布2017年本港中毒個案達3983宗,較2016年的4126宗略為下降。當中部份家居用品看似食物,有市民誤把日本浴鹽當成粟米湯進食。
醫生提醒家長應妥善放置家居用品,避免小童誤服,而送產品給長者前亦應提醒用法。
見包裝有「湯」字誤服
中心公布多種市民誤服的家居用品,包括暖手包、日本浴鹽、洗衣球、水管清潔棒等等。日本浴鹽及水管清潔棒更為去年首次發現個案。一名50歲男士從朋友手上得到日本浴鹽,但朋友未有說明用途,因包裝上有「湯」字,男士誤把日本浴鹽當成粟米湯服用,導致喉嚨有燒灼感,男士立刻求醫。
基督教聯合醫院臨床毒理部顧問醫生陳志強提醒,日本的「湯」為熱水,與市民平日飲用的湯不同,提醒市民注意。另外,涉事病人的湯包是友人贈送的禮物,陳志強提醒贈送家居用品應提醒用法,以免產生誤會。
曾有兩童險誤服水管清潔棒
另外,兩名15個月及17個月大的小朋友險服水管清潔棒。陳志強提醒家長必須放置好,因為水管清潔棒顏色鮮艷,小朋友容易誤服。
過去十年均有零星誤服暖手包的個案,2017年上半年,一名80歲男士於5天內誤把暖包內鐵粉當成芝麻糊服用,其後被家人發現求醫,涉事病人未有出現嚴重病徵。
陳志強指,台灣2011年有一名84歲女士直接吞食鐵粉,照X光時發現食道及胃壁均有鐵粉,但病人未有出現任何病徵。
基督教聯合醫院臨床毒理部顧問醫生謝萬里指購入以上家居用品時,要留意家中是否有長者或小童會誤服,提醒市民應好好安放家居用品。另外,謝萬里又指反對把家居用品做得過於精美,令市民誤會。
去年雪卡毒中毒個案較前年增3倍
去年本港錄得12宗雪卡毒中毒個案,較2016年高3倍,病人年齡介乎33至84歲,當中有4宗嚴重個案,病人普遍出現嘔吐及腹瀉等徵狀。陳志強提醒市民盡量避免服食珊瑚魚,更避免進食3斤以上我珊瑚魚。
除以上家居用品外,去年9月,西九音樂節中四人因濫藥昏迷送院,當中一名27歲男士死亡。陳志強指新款藥物名為〝Molly〞,當中含有搖頭丸的成份較過往多,建議日後音樂活動需加強監察,留意場內是否有人出現古怪行為。
去年3983宗中毒個案中,有39宗死亡個案,當中21宗為自殺個案,6宗濫藥個案,8宗出現不良反應致死案件,另外4宗為未能確定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