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調查指僅半數港企財務部有自動化

畢馬威調查指僅半數港企財務部有自動化
撰文:李耀宗
出版:更新:

畢馬威中國(KPMG China)和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ACCA)去年開展聯合調查,發現近一半港企財務部門至今仍未引入機械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技術,源於出現無技術、無人才及無資源難題「三無」問題,或會導致香港在知識經濟浪潮中失去領先優勢,促政府加強資助,助港企「行快一步」。

左:畢馬威中國合夥人及財務管理服務主管施柏家(Isabel Zusselsberger);右: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政策主管朱暖暉。(李耀宗攝)
左:畢馬威中國合夥人及財務管理服務主管施柏家(Isabel Zusselsberger);右: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政策主管朱暖暉。(李耀宗攝)

調查訪問388位本地企業高級管理層、財務和會計人員,多達49%受訪者指公司RPA程度極低,僅限於記錄交易數據;同時僅有約7%受訪者有為發展核數、顧客服務等RPA服務預留年度預算,年均低於8萬至16萬港元不等。調查亦列出了在採用RPA技術方面處於領先位置的行業,包括科技,電訊,銀行,金融業等,製造業則是較為落後的行業之一。

畢馬威中國合夥人及財務管理服務主管施柏家(Isabel Zusselsberger)在發布會上表示,不少受訪者反映儘管公司有意發展RPA服務,礙於本身缺乏軟硬件基礎、難以撥出發展預算,加上難以聘請了解RPA的人才,導致發展前景受限,「反觀新加坡、大灣區等周遭地區,他們已經引進RPA技術執行入數、為顧客檢核開戶口文件等重覆性工作,但港企至今仍需投放大量人力資源進行此類工作,造成錯配之餘,亦難免會有錯誤,造成額外損失。」

施強調,企業需要財務部門提供更多、更快的專業見解,才能制訂合適發展策略,適逢港府本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留500億元支援創科發展,認為港企應加額投資發展RPA科技,否則可能會失去競爭優勢。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政策主管朱暖暉亦指,透過引入RPA技術,企業可將珍貴的人力資源從重複性工作中解放,不只減省聘員成本,更可將具專業知識的人才,放在更能大展拳腳的職位,例如分析、策劃等,「香港是環球商貿港,從來不缺會計、商業及金融人才,所以透過引入RPA『幫輕下』,相關人才就毋須再被重覆性工作綁住,更有空間運用專業技能為公司發展貢獻。」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