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貨櫃碼頭可拓9個太古城地皮 內河碼頭佔地細但易搬遷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仍在準備公眾諮詢,繼早前曾討論發展葵青貨櫃碼頭後,周二(6日)亦會討論另一個碼頭的發展,研究將屯門內河碼頭建屋。
《香港01》比較兩個發展選項,發現貨櫃碼頭的佔地廣,達279公頃,相當於9個太古城;而內河碼頭則佔地65公頃,單獨發展可建2.2萬個單位。不過,前者的貨櫃吞吐量佔全港近八成,而內河碼頭則僅佔4.7%,兩者重要性高低立見,惟要發展貨櫃碼頭,其技術困難遠高於內河碼頭。
一直支持及提倡發展貨櫃碼頭的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周明權指出,覓地選址並非「選美」,不一定要「二選一」。他認為,若兩個選址都可行,便可同時發展。
面積/可建單位
內河碼頭面積僅貨櫃碼頭2成
葵青貨櫃碼頭佔地279公頃,碼頭周邊約有100公頃土地用作港口後勤用途。葵青貨櫃碼頭相等於9個太古城的大小,若參考太古城的住宅單位數目,預計可建10萬個單位。而內河碼頭佔地65公頃,面積僅葵青貨櫃碼頭的兩成。消息指,若參考東涌新市鎮擴展數據,預計可提供約2.2萬個住宅單位。
土地契約/營運商
葵青貨櫃碼頭設9個碼頭,分別由5個私人營辦商按不同的土地契約以商業模式營運,包括長和、九倉、中遠集團等,而碼頭範圍外約100公頃後勤用地,則以不多於7年的短期租約出租。
不過,內河碼頭由和記、新鴻基營運,消息指碼頭以十足市值地價批出土地,契約將於2047年6月30日到期。換言之,當發展商申請改變土地用途及繳付補地價,一旦獲批便可拓展地產項目,而當局收取的補地價金額相信會成各界關注焦點。
使用率
團結香港基金早前指出,葵青貨櫃碼頭目前處理香港約四分三貨櫃吞吐量。根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討論文件,前年葵青貨櫃碼頭處理77%的香港貨櫃吞吐量。
有消息則指出,內河碼頭2017年貨櫃吞吐量相當於香港港口總貨櫃吞吐量4.7%,而去年純綷由內河碼頭處理的吞吐量,約佔香港港口貨櫃總吞吐量3%。值得注意是,現時內河碼頭的使用率,僅佔容量的24%,而且容易被其他港口設施接收。
重置時間:
消息指出,內河碼頭可重置於擬議的龍鼓灘填海區。根據研究報告,填海工程預計於2026至2030年。換言之,內河碼頭最快可於2030年開始重置工程。
相反,葵青貨櫃碼頭則暫未有重置選址,惟土地供應小組主席黃遠輝曾指出,透過發展葵涌貨櫃碼頭獲得土地是「比長期更長期」的方法,時間將多於填海所需的15至20年。
團結香港基金曾提議將貨櫃碼頭改作住宅發展,並於長洲南面填海2,200公頃,同時建設人工島,重置本港現有全部港口設施。不過,政府早年曾提出長洲以南的水域填海興建人工島選項,惟當時引起極大爭議,因南部水域是江豚出沒的地點。
葵青貨櫃碼頭/內河碼頭比較
葵青貨櫃碼頭
內河碼頭
面積
279公頃
65公頃
土地業權
各以不同條款批地予私人營運商
碼頭範圍外約100公頃後勤用地以不多於七年的短期租約出租
以十足市值地價批出土地
可建單位
約10萬
約2.2萬
營辦商
五個(長和、九倉、中遠集團等)
和記、新鴻基
使用率
處理7成香港貨櫃吞吐量*
處理不足1成香港貨櫃吞吐量**
重置時間
超長遠,較填海所需的時間長近20手年
最快2030年可重置騰出空地
*土地專責小組討論文件2016年數據
**2017年數據
覓地選址非「選美」
一直力推葵青貨櫃碼頭建屋的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周明權,稱過去未有研究內河碼頭發展,不會評論其可行性是否高於貨櫃碼頭。
不過,他指雖然內河碼頭面積較細,但覓地選址並非「選美」,若兩個選址都可行,便可同時發展,不一定要二選一,「唔一定要揀一個,其實可以幾個一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