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倡鬧市「罅隙」建微型青年房屋 12幅地可提供2400單位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樓市狂潮下,年輕人要上車、租樓,面對高昂樓價及租金,只得望「樓」興歎。雖然政府2011年《施政報告》提出青年宿舍計劃,並敲定6個項目,但至今仍未有一個項目正式啟用。
為覓地建屋,政府提出多項建議,被批見鏠插針、盲搶地。不過,建築師歐暉卻不甘於改建廠廈為住宅,亦不想住屋只能退守偏遠地區,遂在半山區、銅鑼灣及太子實地視察,找到至少12幅面積少於1,000平方米的三尖八角土地,如位於天橋下交通交匯點、擋土牆旁狹長地塊等,例如銅鑼灣地標怡和街圓形行人天橋土地;每個單位面積約107至323呎,估計至少可提供2,400個單位,「讓他們(年輕人)住在城市中心,享受城市的便利,是對青年的一種重視。」

建築師歐暉在半山區、銅鑼灣及太子尋覓12塊少於1000平方米用地,用以發展微型青年房屋。(鄭子峰攝)

雨傘運動體現年輕人創意

身兼港大建築學系助理教授的歐暉指出,現時樓價高企,年輕人根本無可能買樓:「一名剛畢業的前員工,本來住在粉嶺,但為了方便上班,寧願在銅鑼灣租劏房。」他說,土地供應有限,要解決青年住屋問題,可能要由創意入手,而年輕人的創意,在雨傘運動中看到最多,用另一個方法演繹城市空間,「你會看到年輕人好有創意,在天橋、道路上辦迷你演唱會、戶外補習室等。」有見及此,他於過去3年帶領33名香港大學建築系學生,研究在香港多個高密度地方,興建青年房屋的可行性。

歐暉指揀選的土地雖然面積較細,但選址交通方便。(鄭子峰攝)

盼「攝罅」起樓 面積細但交通方便

歐暉提出以「攝罅」方式覓地,以預製組件、石屎等起樓,興建單位以數目為主要目標,希望「積少成多」。他說,3年間已在半山區、銅鑼灣及太子尋覓到12幅少於1,000平方米土地,全部都適合興建微型青年房屋,其中地盤面積最細的一幅,只得570平方米。選址包括天橋底下交通交匯點、擋土牆旁狹長地塊等,土地「三尖八角」呈三角形或長條形。

他指這些土地難以興建一般住宅,卻可以有其他用途:「1000平方米聽落好似好大,但如果做傳統住宅,基本上無可能,單幢樓只少需2000平方米以上。」他指現時在該類土地無法興建住宅,政府甚至只會用作建公廁,「其實年輕人或不介意面積細小小,但可以換來最方便的生活地點。」

其中一個選址位為半山區的羅便臣道,以及衛城道間的交通交匯處,面積約930平方米。(受訪者提供圖片)

單位面積最小10平方米 飯廳廚房要共用

歐暉表示,微型青年房屋主要供剛畢業、單身的年輕人入住。相關土地可興建10至20層高的青年房屋,每層可容納20至30個單位,單位面積最小約10平方米(約107呎);最大20至30平方米(215至323呎),可供2至3人入住。單位只附設獨立廁所,住客要共用廚房及飯廳。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現時本港人均居所面積為161呎,歐暉提倡的微型青年房屋單位最細僅約107呎,換言之住屋空間其實極細,但他指出,其計劃提倡共享空間,而107呎的單位內只有睡房及廁所,並未計單位外共享的飯廳,「我們提倡的與政府的人均居所面積概念不同。」

單位非劏房 強調鄰里關係

對於單位是否類似坊間的劏房,歐暉不表認同,「面積或者差不多,但劏房以走廊隔開,每個人都躲在自己房間內、做自己的事,但我們強調共享空間。」他指出,雖然現時劏房戶住得近,但無鄰里關係,「好似早前新聞,有母親涉嫌肢解女兒,雖然鄰居聽到聲音,但隔很久才知道。」因此,他故意將單位空間縮小,使青年更願意使用共享空間,加強溝通。

現時香港樓價高企,不少基層只可入住劏房。(資料圖片)

歐暉承認若要落成計劃,將涉及土地改劃、申請政府撥款等,料至少需5年以上。不過,作為專業建築師,他強調該建議是可行,惟現時欠缺政策支持,「無論樓及樓之間的距離、通風、採光、結構等都合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