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學者倡「匱乏指標」量度貧窮 三餐溫飽、定期牙科檢查是指標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今(14日)發表 「香港貧窮與社會弱勢的趨勢 — 跨學科及縱向研究」結果,初步分析發現匱乏指標相較以收入作基準的官方貧窮線,更能反映社會弱勢情況,亦可更有效識別官方貧窮工具外的漏網之魚。負責研究學者認為,本地量度貧窮概念落後單一,除以收入作指標外,亦應仿效英國、愛爾蘭等地,一併考慮生活必需品的匱乏情況,包括衣食住行,以更全面審視本地貧窮真實面貌。

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中)。(陳淑霞攝)

24.7%人口屬於「匱乏」

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聯同2名SDWH-HK研究團隊成員,獲港府中央政策組及研究資助局全數資助,自2014年及2016年展開2次全港性抽樣調查,共訪問1476名成人及574名兒童,並分2期作前後追蹤比較。研究以被訪者匱乏狀況作量度基礎,包括飲食服裝、醫療、家居設施及用品、社交和家庭生活方面,例如每日是否有三餐、患病可否看私家醫生、家中有否獨立洗手間、能否於農曆新年派利是等23項指標,如受訪者認為該指標屬於必需品,同時未能負擔當中兩項或以上生活條件,便被定義為「匱乏」狀況,結果發現2014年受訪的「匱乏」人口佔28.8%,去年則為24.7%;而兒童「匱乏」指標則包含是否有合身校服、家中有適合溫習或做功課地方、有課後補習班等21項元素。

官方貧窮線太單一

黃洪認為,比較官方貧窮線、相對貧窮線以及匱乏指標三個工具的測量結果,數據顯示官方貧窮較傾斜核心家庭,此亦符合官方政策投放更多資源,以改善跨代貧窮的原因,但同時亦反映港府較忽略長者貧窮,未能完全反映獨居長者、家有老人的二人家庭的社會弱勢情況,他提議以相對貧窮概念劃線,以檢視長者貧窮真實情況,惟此兩個工具對量度貧窮仍有局限。

黃又指,利用匱乏狀況作指標更能反映基層的弱勢變化,可彌補現時官方貧窮線的不足,因為單從收入檢視貧窮過於單一,制定政策時亦未夠針對性,「就算長者生活津貼加咗碼,長者匱乏情況都唔一定得到改善,因為就算畀錢、畀醫療券都未必解決到,反而確保市場上有足夠服務,會更到位。」

黃洪續指,數據亦反映領有關愛基金資助家庭的匱乏情況,相較領取其他社會保障受訪者的改善為佳,認為可助政策研究。

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鍾一諾則稱,根據數據所示,貧窮與非貧窮群組存有顯著健康差異,匱乏人口明顯較易誘發生理及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