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末路】生物搬遷被質疑「表面」 救海星條件限藏灘2厘米深
管海馬、海星、海牛再見了!錄得逾400種海洋物種的大埔龍尾灘,搬沙填海改造為人工泳灘的工程開展一年,土木工程拓展署上月開始遷移海洋生物,分兩階段將7種具保育價值生物搬遷至汀角東,餘下生物則移至工程附近水域,預料需時兩個月。
不過,有環保團體質疑當局搬遷手法太「表面」,例如在搬遷海星時,僅以撈刮器作2厘米「鏟星」,藏於泥灘2厘米以下的海星或其他生物,有機會被挖土機壓死。在場的土木工程拓展署職員指,有關的搬遷手法是按規定而做。
大埔龍尾灘將建造200米人工泳灘及護沙堤,土木工程拓展署承建商於11月下旬,將泥灘劃分兩個區域,並在各區域內分6至7個地帶,逐步開始生物搬遷工作,主要為潮間帶內具保育價值的三個魚類品種,包括雙斑舌鰕虎魚(Psammogobius biocellatus)、乳突鰕虎魚(Favonigobius reichei),和星點多紀魨(Takifugu niphobles),及棘皮動物,如海星、海膽和海參,搬至汀角東。
土木工程拓展署高級工程師鄭建文表示,曾於搬遷過程中在潮下帶發現海馬,他指海馬雖非環境許可證提及的生物,但因具保育價值,亦搬至汀角東。他又指,於下生物如八爪魚、蝦虎魚等,則搬至泥灘工程附近海域。
屬《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保護的易危物種「管海馬」,其安置狀況亦備受關注。鄭建文表示,前期探測期間曾兩次發現管海馬,由於目前生物搬遷工程於潮間帶進行,而管海馬多出沒於潮下帶,故完成搬遷後,會派蛙人作前期測量,搜集數量及資料,再以圍網作捕撈,安置情況有待決定。
他又指,捕撈工作受潮水漲退時間限制,過去一周捕撈的具保育價值生物逾數十隻,未包括管海馬。待完成生物搬遷後,將展開泳灘主體工程。
搬遷工程首階段預料需時一個月,受聘於政府的海洋生態專家紀力偉表示,各區域會先放置防鯊網作阻隔,由海洋生態魚類專家佘書生及其工作人員合共5人,在潮退期間作捕撈,生物會放於帶氧箱內,每隔1、2小時會運送一次生物至汀角東。完成地帶內生物捕撈,挖土機將填平泥灘。
土木署:再深處就沒有辦法
現場所見,工作人員以目測尋找生物蹤影,並以小型漁網捕撈,而藏於岸上的海星,佘書生表示會用「撈刮器」發掘,但泥灘深度2厘米以上,「再深處就沒有辦法,難以100%找得完。」
今日在場的「守護龍尾大聯盟」發言人李少文指,龍尾灘有很多海洋生物,搬遷時當挖土機剷入泥灘及放入石屎躉,石屎躉會壓死海洋生物,加上搬遷時間太短,只是在潮退時做1、2個鐘,以及「用網撈下撈下就算數」,但其實部分生物會潛入沙,相信仍有不少生物留在灘上。
錄得逾400種海洋物種的大埔龍尾灘,有眾多只有指頭般大小的海星滿佈在沙質的潮間帶上,又有眾多海牛聚集在龍尾灘繁殖,守護龍尾大聯盟今年更首次記錄到龍尾灘有節慶多彩海牛,並正在產卵,繁衍下一代。由於1998年臨時區域市政局指,大埔區游泳設施不足,被建議發展為人工泳灘,政府於2012年擬耗資逾2億元,在泥灘建造200米長人工沙灘及護沙提。多年來,「守護龍尾大聯盟」成員何來提出司法覆核及申請法援上訴,均遭駁回。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根據環境許可證規定,承建商須在龍尾泳灘主體工程施工前,清理現有潮間帶上的石塊,並將具保育價值魚類搬遷,包括三個具保育價值的魚類品種(即雙斑舌鰕虎魚、賴氏蜂巢鰕虎魚和星點多紀魨)及棘皮動物包括海星、海參、海膽至汀角東,以及遷移具保育價值的管海馬至汀角東。至於所指大螻蛄蝦、豹鰨及北方沙鰍則暫時未有發現。
至於為何只搬遷生長於沙泥以下2厘米的生物,署方解釋,目標搬遷海洋生物多棲息於海床表面,所以採捕過程並不需要深挖海床。顧問公司亦制訂了生物搬遷的工作守則,經漁護署審核,確保在搬遷過程中對生物的影響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