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末路】海灘被遊人「挖空」 海星遭分屍「爆漿」慘死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錄得逾400種海洋物種的大埔龍尾灘,面臨被搬沙填海改造為人工泳灘威脅,屆時管海馬、海牛等生物或遭滅頂之災,不過在這刻來臨前,龍尾灘上多種生物已無法安寧生活。
《香港01》上周趁龍尾潮退之際前來探訪,有遊人大肆搜刮石蠔,牠們被一桶桶、一袋袋帶回家,有保育人士說曾有海星被無故「肢解」陳屍海灘上,死狀恐怖,估計是遊人貪玩之禍,又慨嘆斑砂海星、指腳沙鰍等物種近年已消失無幾,傷感生態環境遭受政府及市民的「雙重夾擊」。

被「解體」海星陳屍在海灘。(關祝文提供)

龍尾灘百態:

+12

大埔龍尾灘因1998年臨時區域市政局指,大埔區游泳設施不足,被建議發展為人工泳灘。政府於2012年擬耗資逾2億元,在泥灘建造200米長人工沙灘及護沙提。多年來,「守護龍尾大聯盟」成員何來提出司法覆核及申請法援上訴,均遭駁回,去年11月再申請上訴覆核,現正等待是否獲批上訴至終審法院,龍尾灘至今仍生死未卜。

記者在本月先後兩次,跟隨有龍尾「灘主」之稱、龍尾海岸教育中心調查員關祝文到場視察現況,發現市民任可自由穿過同信士多的空地前往泥灘,而部分沙灘亦有封鎖線圍住,待進行地盤工程。

每逢假日,龍尾灘就有不少人慕名而來,有的玩耍,有的摸蜆、尋海星。(盧翊銘攝)
政府今年初派員清拆泥灘旁的同信士多燒烤場,並拉起封鎖線禁止市民進入。(盧翊銘攝)

泥灘即將改造為人工泳灘,孕育了逾400種的海洋生物面臨「無家可歸」,但未等到那天,已有不少生物被「人為消滅」。記者現場所見,不少市民趁假期帶齊工具「掘」蠔、蜆和海星,不消兩小時已收穫豐富。有女士尋到數十隻海星、裝滿一袋,並稱「有空就會來找海星,回家後洗乾淨浸兩日即可煲湯,清熱解毒。」也有人認真「掘」蠔,並指用蠔來炒蛋,每次來都能裝滿一桶。

每當有市民發現海星,都會興奮大叫「有海星呀!」還會拿起來一探究竟。(盧翊銘攝)
不少遊人認真地「掘」蠔,有人更指會用蠔來炒蛋,每次來都能裝滿一桶。(盧翊銘攝)

自然生態論壇成員黃志俊表示,龍尾灘經過廣泛報道後,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儘管舉辦的導賞團,有助提升公眾對生態保育認知,但亦有部分人貪方便「掘」海鮮,不懂愛惜海洋資源。

關祝文更是害怕在暑假作普查,「到處是人,市民、旅客喜歡翻石頭找魚蝦蟹,凡是海鮮都能拿走,試過向他們說不要這樣做,但他們態度好差、不理,幾乎想打人。」他最難過是見到斑砂海星被人「肢解」,遺棄在沙灘上,估計是遊人貪玩之過:「兩三年前,已經沒有見過斑砂海星。」他認為,本港甚少如龍尾灘般擁有物種多樣性的地方,政府應善用資源,加強公眾生態教育,提高保育意識。

黃志俊和關祝文時常到龍尾灘作生物調查,眼見物種遭破壞,甚為難過。(盧翊銘攝)
錄得逾400種海洋生物的大埔龍尾灘,快要被搬沙填海改造為人工泳灘,屆時海馬、海牛等生物將面臨滅頂。(資料圖片 / 盧翊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