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報告】進口蔬果抽驗不足、化驗時間長、標準過時 食環捱轟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申訴專員公署今日發表主動調查報告,批評食物及環境衞生署對進口蔬果監管不力,指出負責內地陸路入口的文錦渡辦事處檢查時過於鬆懈,令蔬菜可以輕易避過檢測,海路及空運進口的抽驗亦不足夠。蔬果運往政府化驗所至得出結果,需時19日欠理想,同批次或已大量出售。另外,本地普遍食用蔬果仍然未有明確標準規管,部分規管條例更是20年未有更新,嚴重過時。公署敦促食環署增加抽驗,並加強對蔬果的規管。

現時由內地進口的水果經文錦渡辦事處檢測,申訴專員公署今日(13日)發表主動調查報告,發現外判工人只從貨車儲物櫃近櫃門的數箱蔬菜作檢測,過於鬆懈。對海路進口的蔬果,更是大部分都未有受到檢測就流入市面,情況有欠理想。公署認為,應在批發市場多抽檢由海路進口蔬果,以彌補不足。

另外,政府化驗所的化驗時間過長,一般都需要19工作天才能得出結果,但同一批次的蔬果已經可能在市面出售,公署認為食環署應與政府化驗所商討,加快抽檢速度。

申訴專員劉燕卿批評食環境署對進口蔬果監管不力。(鍾偉德攝)

《金屬雜質規例》過時寬鬆20年來未有更新

法例層面方面,部分普遍的蔬菜仍未受明確標準規管,例如蓮藕和豆芽,因未在《除害劑殘餘規例》附表一訂明最好殘餘限量,未有明文規管。公署認為應該擴闊條例的監管範圍,讓公眾有更加明確的安全標準。《金屬雜質規例》20年來未有更新,例如國際組織食品法典委員會建議蔬菜中的鉛含量應限於每公斤0.3毫克,但香港法例則是每公斤6毫克,比法典會的標準寬鬆20倍。

申訴專員劉燕卿指,目前本港蔬菜進口分海、陸、空三路進口,陸路及空運入口後都會先經抽驗,但海路則直接進口,現時未有恆常抽檢,要待批發市場辦事處統一檢驗,比其餘途徑少一層把關,直斥「有不足之處」。現時有近5成蔬菜及8成水果經海路入口,申訴專員劉燕卿認為,海路進口蔬果欠缺「上層檢驗」,政府應加強巡查。公署亦敦促食環署加強文錦渡的抽檢,保障市民安全。

劉燕卿指,現時蔬果樣本檢驗需時,食環署應在可行情況下,減少運輸上所耗費的時間,盡快將樣本運送至政府化驗所安排化驗,亦可和化驗所商討是否可增加人手,加快檢驗速度。至於本港對食物中金屬雜質的規例20年來都未有更新,劉指情況極不理想,建議盡快落實修訂相關條例,加強保障。

申訴專員劉燕卿今日發表有關「食物環境衞生署對進口蔬果安全的監控制度」的主動調查結果。(申訴署圖片))

議員促加強在零售點抽查蔬果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回應表示,對於當局未有全面檢驗進口蔬果,令有問題的蔬果輕易逃避檢測,感到遺憾,質疑內地早於2009年已就食安立法,派員到源頭進行檢測,但港府遲遲未有相關行動。

至於蔬果運往政府化驗所至得出結果,需時19日,郭家麒批評等候時間過長,蔬果可能已被食用,建議政府可聘請私人中心協助檢驗。郭又認為,進口蔬果可能是大量除害劑及重金屬來源,屬高風險食品,促政府加強監管力度,同時在零售點抽查蔬果。

食安中心回應表示,同意公署的意見及建議,並已落實部分建議,同時會積極研究報告中的其他建議。中心又指,食環署人員在文錦渡辦事處從菜車抽取蔬菜作檢查和檢測時,會隨機抽樣;除了抽取近貨車門的蔬菜外,亦有按需要利用升降台抽取放置於貨車較高及較後的蔬菜,食環署已加強從進口商貨倉中抽驗海路進口的水果樣本,亦會加強從批發市場抽取水果樣本,並會盡可能縮短運送蔬果樣本到政府化驗所的時間。 至於修訂金屬雜質規例,中心完成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正考慮收集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