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研究指市面魚翅來自76物種 三成受絕種威脅
一項零售魚翅物種基因研究顯示,本港市面物種至少來自76個物種的鯊魚、鰩總目及銀鮫目,當中近三分之一是被列為「受絕種威脅」物種。
研究人員更發現,部分碎翅樣本中,附有公鯊魚的交配器官部位,但情況並不普遍。
由佛羅里逹國際大學、紐約Stony Brook大學、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等團隊的香港及美國兩地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進行一項零售魚翅物種基因研究,合共分析超過4,800個魚翅及碎翅樣本,研究結果今日(31日)已於國際學術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中發表。
研究項目主管、佛羅里逹國際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Demian Champman表示,亦有4名來自美國的博士生及3名本港學生參與研究工作,他們從92間主要位於上環海味街的海味店,採購魚翅樣本進行化驗。
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市面發售的魚翅至少來自76個物種的鯊魚、鰩總目及銀鮫目,當中34%是大青鯊(藍鯊/水鯊)品種。
另外,在76個物種當中,接近三分之一是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受絕種威脅」的物種,共佔33%,另外有38%則為「近危」物種,18%為「無危」物種;同時,有12個物種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管制,而香港亦是履行有關公約的地區之一,店舖需向漁護署申請許可證才能進行合法進出口和販賣。
部分「魚翅」並不屬於魚鰭
研究資料又顯示,本港市面的「魚翅」,當中更包括非鯊魚品種,例如鯆魚、鰩魚及銀鮫科;另外,研究亦發現部分「魚翅」並不屬於魚鰭,而是來自鯊魚其他部位的樣本。
海洋保育組織BLOOM Association海洋生物研究員余國豪為研究共同作者,他表示,在部分魚翅樣本中,發現翅上附有公鯊魚用作交配的部位,不過情況並不常見,只屬個別事件,惟他強調:「食咗人哋啲部位都唔係咁好。」
余國豪認為,必須繼續監察零售市場上的魚翅及碎翅樣本,以評估魚翅貿易涉及的物種,在將來是否有上升趨勢。他建議,政府應推行「魚翅標籤」,讓消費者能清晰所進食的魚翅種類,以及「魚翅」是來自甚麼物種和部位等;另一方面,他認為要加重非法販賣瀕危物種的罰則,以提高阻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