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17】房策置業為主導 住屋需求商品化 基層成輸家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在最多人關注的房屋政策中,表明未來會「以置業為主導」,於既有的房屋階梯,將綠置居恆常化、居屋之上增加港人首置上車盤,首階段提供約千伙單位,予不符居屋購買資格的市民申請。
影子長策會成員陳紹銘批評,房策以置業為主導,代表林鄭將作為住屋需要的房屋「商品化」,鼓勵更多人置業,變相將這批人士推出私樓市場,對支援輪候公屋的基層和公屋戶的著墨甚少,「可以睇到佢係向上傾斜,不斷資助上層嘅人。」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建議,政府可透過成立「土地發展專員辦事處」,統籌有關土地發展的審批工作。(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記者會上表示,見到社會上的年輕家庭結婚後,因負擔不起而無法置業,「很辛苦,所以我哋要幫佢哋。」她提出於觀塘安達臣道的一幅住宅地上,提供約1,000伙首置單位,協助收入高於居屋入息上限的人士置業。

影子長策會成員陳紹銘指今次的施政報告,甚少提供助基層改善住屋環境。(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陳:推人去置業

影子長策會成員陳紹銘指,林鄭提供「置業為主導」的方向,使政策向上傾斜,幫助較有負擔能力的人士置業,「表面就唔係商品,但政策係推人去置業,將來呢啲單位都係會入私樓市場。」

他批評《施政報告》忽略正輪候公屋的家庭及劏房戶,「之前傳有低津、N無津貼可以幫基層,全部都無,仲要擴大綠置居減推新公屋。」此外,政府對過渡性房屋的多項建議僅是研究階段,包括研究將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等,但僅限於研究階段,料林鄭任期內未必可推出具體政策。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首置盤的規模細,受惠者有限。(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憂樓市震盪 或重蹈夾屋覆轍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首置盤僅推千伙,仍未有售價等項目詳情,擔心「魔鬼在細節」,最終可能變成「港人港地」翻版,呎價高達約2萬元,促請政府應提供更多資料,以釋公眾疑慮。他建議轉售限制方面,轉售年期應長達10年或以上,確保用家是自住為本。

此外,由於施政報告提出以置業主導,他擔心一旦更多人進入私人市場,萬一樓市震盪,可能會重現97後金融風暴後,購買房協夾屋的業主淪為負資產,「呢一類中產家庭,其實負擔能力較弱,佢哋面對經濟逆轉衝擊的抗逆力較低,若然樓價向下跌,真係擔憂再次出現負資產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