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成劏房戶因租金壓力 有抑鬱、焦慮傾向 團體倡設恆常津貼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全港近20萬人居住惡劣環境的劏房之中,租戶飽受租金貴、地方細的住屋問題。有團體進行一項「不適切居所及租金壓力,對基層租戶構成情緒危機」調查,發現超過4成受訪者,有抑鬱及焦慮傾向。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於今年5月至8月,以問卷形式訪問429位住在深水埗、港島區等劏房及非法貨櫃屋等不適切居所的基層租戶,了解租金壓力對住戶造成的情緒壓力。
人均面積低於76呎
調查顯示,超過7成受訪者居住於76呎的單位面積,當中劏房戶的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得47.5呎。 調查發言人李紹勤表示,問卷是參考「抑鬱自填量表」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測度受訪者的情緒壓力。結果顯示,有45.5%和44.1%受訪者出現抑鬱和焦慮傾向,認為數據反映他們的精神健康出現警號。
此外,超過6成的受訪者表示,租金佔入息比例逾3成,李紹勤指租收比愈高,出現焦慮傾向的受訪者比例較多。據調查所知,租金佔入息比例5成或以上,就有5成6受訪者出現焦慮傾向。
育有2名幼兒的Yoyo,原本一家四口居住在觀塘約100呎的劏房,惟空間非常狹窄,令她飽受困擾,「一擰轉身,就已經撞到小朋友或者啲玩具。」想起昔日的生活,她不禁眼泛淚光,「好話唔好聽,真係抖氣都好似抖唔到。」
1年前她獲配入住深井「光屋」,單位約300呎,居住環境大大改善,惟位置較偏遠,交通費達千元,「但我而家隨時會諗起,住滿3年之後,我又未排到公屋,又要搬返去住劏房,已經好焦慮」。
工聯會倡「三管齊下」管制租金水電 解決劏房戶居住問題公屋聯會憂富戶新策令住戶須住劏房 冀林鄭推無補地價出租居屋土瓜灣劏房起火 兩住客燒傷臉部薰黑 年前屍體發現案單位仍鎖上蔡海偉:「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非向合法劏房發展 冀更多家庭受惠
提供社區支援 促設租務管制
李紹勤稱基層租戶長期承受租金高等壓力,容易產生抑鬱等情緒,屬精神健康的高風險組群,建議應加強舊區的社區支援服務,包括提供社工隊的情緒支援等。
他指去年起政府取消關愛基金一次性的生活津貼,令基層租戶面對高昂的租金壓力,建議政府應訂立恆常租金津貼,長遠訂立租金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