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子患罕見病 一年藥費四百萬 關注組籲增加藥物援助
早前罕見病患者池燕蘭於立法會爭取將昂貴藥物納入名冊,惟半個月內因無錢買藥病逝,引起社會迴響。事實上,有不少罕見病病人亦面對同樣處境。Tara兩名兒子均患有非典型性尿毒溶血症候群(AHUS),免疫系統因而受影響,「他人一個噴嚏足以導致入院」。苦候數年,外國終於成功研發藥物,惟藥物費用一個月達20萬,政府亦未把藥物納入關愛基金,「兩個兒子一年藥費合共400萬,我無能力負擔。」
多名建制派議員成立「罕見病癌病關注組」,聯同病人組織及醫生今日(5日)舉行圓桌會議,會上討論患者所面對的困難,議員稱會把意見向政府反映。
家庭主婦Tara育有兩子,分別6歲及9歲,二人同時患有非典型性尿毒溶血症候群。她指出,該病令他們免疫力受影響,形容病情猶如「炸彈」,不知何時爆發,「別人一個噴嚏,便可令他們輕易受感染患重病,花很多時間才康復。」她又稱,兒子曾因感冒入深切治療部,更差點喪命。
為控制病情,兩子每周需洗腎及洗血清兩次。不單令學業及社交生活受影響,更令兒子自覺與他人不同,悶悶不樂。苦候數年,外國終於成功研發藥物,患者服用後可停止洗腎。不過,藥物卻是「天價」,「該藥一個月花費約20萬元,我有兩個兒子,一年要花400萬元。」她表示,雖然藥物已被政府納入名冊,但卻遲遲未加入關愛基金,患者需全數自資,「我在2014年收到新藥物消息,但等待至今仍未有改變,現在唯有繼續等。」
無力自資藥費 被逼服用傷肝腎藥
「癌症策略關注組」成員胡就維於2014年確診急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雖然當時他可服用資助藥物,惟該藥傷肝傷腎,醫院建議他改用自費藥物。他表示,相關藥物每星期費用4千元,一個月要2萬元,由於難以負擔,故拒絕自費。
他續指,現時他需要換骨髓,不過費用達數十萬元,更暫未找到合適骨髓,故醫生建議他打針延遲病情,但費用達8萬元,「我已病了數年,咩錢都洗乾洗淨。」他指出,每次驗血需8千元,故無能力負擔針劑費用。
建制派議員成立「罕見病癌病關注組」
因應罕見病及癌症患者需要,多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包括張宇人、容海恩、麥美娟、葛珮帆、梁美芬及陳振英,成立「罕見病癌病關注組」,了解罕見病及癌病病友,以及其家人所面對的問題。
除了藥物費用昂貴外,有病人組織稱現時癌症病人因要等候首次治療,令未擴散的癌細胞出現轉移,錯過黃金治療期。同時,亦有組織呼籲政府盡快就罕見疾病作出定義、為罕見病及癌症患者增設「醫療費用免稅額」、引入「快捷藥物引進機制」等。
「創新癌症策略研究小組」專家邱家駿建議,為縮短病人輪候治療時間,政府可於治療癌症上推動公私營合作,抽血、化療、電子掃描等工作可交由社區負責。此外,他又建議香港引入「風險分擔計劃」,醫管局可與藥廠商討,患者使用藥物超過限定時間後,藥物可免費供應予患者,他指美國及歐洲國家亦有使用相關措施,可有效減輕患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