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海嘯】民間批15年安老「交白卷」 前勞福局長倡輸入護理員

撰文:羅嘉凝
出版:更新:

高齡海嘯危機逐漸逼近,近年官立醫療體系乃至社區層面,均陸續爆出「長者院霸」或各種倫常慘劇,民間直斥政府多年來「無作為」,倡港府打破過往「量入為出」的政策。特首林鄭月娥下月將公布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且看她能否以思維處理人口老化問題。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指出,現時最大挑戰是土地與人手不足,政府可考慮與大灣區合作,並輸入東南亞前線護理員,同時加快發展和利用科技等。

根據《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本港長者人口由2016年的116萬,倍增至2036年的237萬,即大約每三名港人就有一位長者,而長者人口將維持最少30年超過230萬高位,至2066年長者人口將達259萬,佔整體人口近37%。

安老三大問題持續

老齡化早於多年前已可以預見,但政府與大眾均沒有正視,令安老問題愈演愈烈,輪候資助院舍「等到」人數屢創新高、護理業人手不足、欠缺退休保障,三大問題一直未有解決。輪候冊上長者申請人在未獲編配宿位前便告離世的,在2014年達至5,568人,創過去十年新高,至去年達約7,000人,一再刷新紀綠。

不少提供長者服務的機構均表示,青年入行數字偏低,加上前線護理人員持續流失,有關缺口不但未能填補,更有持續擴大的迹象。至於退休保障,經歷公眾諮詢、研究團隊提交報告,最終政府仍堅持只優化長者生活津貼「交功課」,拒絕推出全民養老金。

未來20年長者人口將增加一倍,至逾200萬人。(余俊亮攝)

歷任特首懶理 安老15年「空窗期」

長者照顧服務規劃標準關注組成員、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於唱表示,自第一任特首董建華上台後,就沒有任何再為長者及長期照顧服務作出整體規劃,每年《施政報告》均屬小修小補。第二任特首曾蔭權「只是見有錢,又有需要,就增加小量(資助院舍)宿位」;至3年前政府才開始研究相關規劃,所以本港在迎戰老齡化問題,足足有逾15年「空窗期」。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明,社會在四、五年前已知道即將面對人口老化挑戰,但只流於討論,「香港人始終比較短視,較關心即時的事,未殺到埋身就沒多大心機理會。」他指現時很多長者服務均由公帑支付,私人市場未見到有大興趣作討論,談及老齡化亦只限社福及醫療層面,根本治標不治本,支持能力亦較弱。

前勞福局局長倡與大灣區合作

民間聲音認為政府多年來,均沒有認真處理安老問題,但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並不同意。蕭偉強認為,過去年政府就退休保障、人口政策、安老服務作出全面檢討,推出一籃子措施及發展方向,並投入大量資源,其中包括社福支出大幅增加,增幅遠超其他範疇。

他指不少已發展地區同樣面對老齡化威脅,但無一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他認為安老是本港需優先處理的重要議題,而且不能單以金錢解決,當中最大挑戰是土地與人手,可考慮與大灣區合作,人手方面則在本地工人優先的前提下在東南亞輸入前線護理員,同時加快發展和利用科技等,前兩者均可能引起政治爭議,但值得積極探討。

政府多年來沒有正視老齡化問題,令本港的安老問題愈趨嚴重。(余俊亮攝)

團體:政府無作為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成員張文慧反駁,如今困局完全是政府一手造成。她指政府在1990年代時有社會服務規劃,但自回歸後就沒有再作規劃,直接影響社福及安老服務,「沒有規劃多少長者人數,該區就需要多少院舍,完全無配套,過去這段日子無作為,亦沒有正視老齡問題」。

後來政府推出整筆過撥款模式,她認為,這導致機構被迫與政府一樣奉行「量入為出」的模式。另外,以往房委會範圍可因應政府方向,撥作安老院舍,但政府將公共資源「賣斷」給領展後,導致更加沒有空間增建院舍,因此她指如今政府難以覓地建院,亦是政府自己一手造成。

蕭偉強指安老問題不能單以金錢解決。(資料圖片)

上文節錄自第79期《香港01》周報(2017年9月25日),原文題為《高齡海嘯來襲 安老豈能量入為出?》,現題為編輯重擬。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9月25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9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