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解剖學專家願做大體老師 決死後捐遺體「身教」助醫科生實踐

撰文:張美蘭
出版:更新:

一個人告別人間,化作一縷輕煙之前,尚有延續大愛的力量。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陳立基見證港人對捐贈遺體的態度逐漸開放,他回憶道,港大40多年前接收第一具遺體作為醫科生的「大體老師」,助其學習解剖知識,惟捐贈數目一直寥寥無幾,時至10年前推出遺體捐贈計劃,情況漸改善,由初時每年3至4宗,增加至近年每年數十至近100宗捐贈,登記捐贈人數更達2000至3000人。身為醫科生老師,陳立基毫不猶豫地「身教」,決定日後離世後捐出遺體當「大體老師」: 「棟喺度教佢哋,瞓喺度(過世)教多佢哋一次。」

港大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陳立基(右一)見證「遺體捐贈計劃」的登記捐贈數字逐漸增加。(張美蘭攝)

港大遺體捐贈計劃團隊協助促成、有關反思生死的台灣電影《那個靜默陽光的午後》在港上映,而首映活動昨午(8日)舉行。出席活動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器官及遺體捐贈也是發揮大愛精神,而本港每年有2000多人等候器官捐贈,但成功移植器官者僅100人左右,呼籲市民支持器官捐贈。她又指,不時收到熱心人士查詢,擔心捐器官及捐遺體只可二揀一,她強調兩者無砥觸,可以把適合器官捐予有需要病人,再當上「大體老師」作醫學教育,而她透露日後一旦離世也會選擇這樣做。

(電影《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預告片截圖)
+5

港大解剖學副教授陳立基在電影後的分享會亦補充,對於有人擔心捐出器官後,因身體缺少了某些器官,或影響準醫生的解剖學習。他說,即使捐了部分器官,該名「大體老師」的身體四肢、關節、大腦等,也對醫學培訓、研究有幫助,強調兩種捐贈無衝突。 

陳立基又引述早前調查指,8成受訪市民知道什麼是「大體老師」,51%受訪者會考慮離世後捐遺體,情況令人鼓舞。推動生死教育多年的他希望,市民不僅考慮捐遺體與否,重要是思考生命的價值:「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生命沒有反思,沒有活出生命的價值。」

左三為電影導演陳志漢。(張美蘭攝)

電影《那個靜默陽光的午後》導演陳志漢表示,這套紀錄片講述一名台灣中年漢忍痛捐出妻子遺體的真人真事,也包含了選擇不捐親人遺體的人士心聲,花了4年時間籌備製作,「是關於愛和決定的事情」,希望觀眾反思生命。有關電影即日起在電影中心上映,有興趣者可到百老匯網頁查看放映時間。

大體老師計劃不接收非自然死亡、高危傳染病、已執行病理解剖、或經醫院界定為死亡屬第二類或第三類標籤的遺體。(黃偉民攝/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