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生為識朋友「扮蠢」 家長內疚未盡力催谷 專家:平常心便可

撰文:梁煥敏
出版:更新:

成績一般的學生,往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追上好成績;對資優生而言,卻因「天生」成績好,而得到「另類煩惱」,曾有資優生因成績失守遭嘲笑後,向心理學家坦言:「做人不能太高調,有時要扮蠢。」亦有家長內疚,未盡力催谷資優生溫習。
心理學家指,要明白資優生待人處事及社交方面與常人無異,他們應學懂「只與自己比較」,而家長亦要有「平常心」。
科技大學為資優生設教育發展中心推出中學/大學雙修課程,為他們設「挑戰性」的課程,令他們了解自己,讓興趣變成目標。

科技大學大資優教育發展中心,招收本地對數理有興趣及成績優良的高小及中學生入讀。(梁煥敏攝)

一般學生要處理好日常的功課時已感受其難度,但對資優生而言,學習上固然未有問題,人際關係反是他們的最大課題。

科大資優教育發展中心輔導心理學家鄧軍樂曾接觸不少資優生,在日常小組討論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學資優生的疑惑,「有學生同我講做人不能太高調」,原來那學生在一次測驗失手得90分,豈料有其他同學向該資優學生說:「你唔係好叻咩?」該學生慨嘆:「原來,有時要扮蠢嘅」有關說法,甚至獲得其他同類型學生認同。

鄧又指,部份資優生對有興趣的題目,往往較一般學生執著,務求精益求精,實為常見,「佢哋其實好敏感人哋點睇自己的!」

未讀幼稚園愛看小學書籍 報讀物理課程始受挫
憑優異成績跳級入讀科大生物化學及細胞生物系,研究國際科研問題的張婉雯(Kathy)是其中一名資優生,自言未入讀幼稚園已開始閱讀小學書籍,對數學書尤其感興趣。能力高,以致她經常與人談及即使要應付「高幾級」的書本游刃有餘,自以為「學海已到盡頭」。

惟在中學報讀科技大學資優教育發展中心中學/大學雙修課程後,始研究未接觸過的物理學,才首嘗「挫折」通宵拆解,自言感受到大學課程與以往所學的有別:「因為當時喺中學、小學成績都好好嘅,(當時以為)中學課程係我limit(極限)啦,我最盡係考到全級第一!」

就讀中學期間不時考第一的Kathy(右一)就讀科大課程期間首嘗「挫折」,但得到同學鼓勵下一同拆解;Isabel(右二)則明白自己的不足。(梁煥敏攝)

以為做報告好簡單 後發現要與組員合作才可完成
跟Kathy同校的師姐、現年20歲的陳穎(Isabal) 自小喜歡生物科,一有空閒就到圖書館借生物書去看,笑指:「上到中學,覺得生物科對我嚟講好簡單!」直到參與科大的雙修課程才感受到「真挑戰」:「與同學做小組project(報告),我哋揀咗個好難嘅題目!我用咗好多方法,後來發現我自己一人係做唔到嘅,學到每個人有唔同嘅強項弱項,要一齊做先完成到。」

科技大學資優教育發展中心的輔導心理學家鄧軍樂表示,所講的資優生對某類型科目有過人之處,但社交範疇與常人心態無異。(梁煥敏攝)

科技大學資優教育發展中心推出中學/大學雙修課程,為資優生設富挑戰性的課程,中心的輔導心理學家鄧軍樂表示,不少資優生對某類型科目有過人之處,惟待人處事及社交方面與常人無異,並較敏感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故應令他們接受多個挑戰,懂得「只與自己比較」。

曾有家長內疚指未全力催谷資優生溫習考試

另外,他亦提醒「資優生」家長可稍為放手讓子女去學習:「不時有資優生家長指,對子女深感內疚,認為未有盡全力催谷考試,錯失機會,但有時讓子女自由選擇興趣去發展更好,要慢慢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