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影評】槍桿子政權拍「槍桿子出政權」的故事
【睇完影評,有嘢想講?用香港01 app 入嚟撐場beta,有記者、博客同你一齊玩金像獎2018大討論。】
文:撒加
要進場看《建軍大業》,唯一的噱頭可能就是劉偉強。還記得當內地公佈開拍《建軍大業》,導演是香港的劉偉強,當時網絡最多like的調侃之一,是一個拍《古惑仔》的導演去拍一個《建軍大業》,非常準確。
你以為這不過是一句戲謔諷刺,然而當電影上映,帶着豆瓣禁止點評的「優待」,神州大地一片讚美,《建軍大業》被戴上了青春熱血大片的光環,內地還真有人把戲謔當真,這部青春熱血大片,唯有劉偉強最適合拍。
《建軍大業》大片是真的夠大,從明星卡司到幕後,都算是A級大製作。01博評的影評博客Ben Au不止一次提到內地近年這些主旋律電影變化——要拍得夠商業和娛樂性,要有明星陣容,要找香港導演。要以這幾點來拍主旋律,政宣電影,《建軍大業》再一次滿足中共三個願望。
《建軍大業》也確實大場面夠火爆,幾個重點戰場被拍得極度官能刺激——爆破、炸藥通通有幾盡就用幾盡,劉偉強難道是要和陳木勝還有林超賢爭誰是港產米高卑嗎?哦,不對,應該競爭只有林超賢了,人家去年公安主旋律《湄公河行動》橫掃10億票房,深獲肯定,今年繼續有解放軍主旋律大片《紅海行動》,至於陳木勝,已去拍《喵星人》。
不僅電影的場面夠大夠火爆,再加上一堆內地「小鮮肉」來演繹中共革命家,把《建軍大業》包裝得像偶像大片,像粟裕(劉昊然飾)和林彪(馬天宇飾)兩個一出場是白白淨淨。還有歐豪飾演葉挺,把 90 年前的革命家演得那麼「有型有格」,也算突破。聽說葉挺之孫,拍過不少紅色電影的內地導演葉大鷹,在網上抗議抵制這些小鮮肉來演繹他爺爺這批革命家,說什麼醜化革命先烈,還拉了十幾個這些革命家後代聯署上書中央。我覺得挺莫名其妙,人家小鮮肉把你爺爺包裝得那麼靚仔有型,不知你們還有什麼好抗議,把你爺爺扮得那麼帥,難道是醜化侮辱?造型靚仔都有罪?這樣也有罪的話,葉大鷹你 20 年前為何又請張國榮來主演你的紅色電影《紅色戀人》?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然而主旋律終歸是主旋律,任你把《建軍大業》如何包裝青春熱血大片,戰爭大片都不過是外衣,內裏的政治宣傳才是重點。影片以四一二事件作為全片開端,目的最明顯不過——國民政府是反動政府,要反抗一定要有武器,有軍隊,筆桿子不可能對抗政府,於是引出「槍桿子出政權」。這一點貫穿到結尾,它是要反覆強調,哪怕到今時今日,黨絕對要指揮槍,因為政權是我用槍桿子打回來的。
南昌暴動是全片第一個高潮,炮火紛飛,革命軍個個殺紅了眼,屍橫遍野,血肉橫飛,配樂衝鋒激昂,一場本質上是中國人殺中國人的戰爭場面,被拍得如此快感、激昂,甚至正義,這難道不夠悲哀嗎?
作為主旋律,演員有沒有演技其實不太重要(所以小鮮肉有用武之地),一切為了政宣,角色有沒有人性也不重要。去討論《建軍大業》中的歷史是否真實?更是徒勞。因為他們用槍桿子拿下了政權,壟斷了媒體,掌握了宣傳機器,還掌握歷史解釋權,只要你對這些革命家有任何不同角度看法,都會被批為「歷史虛無主義」,當年他們接受共產國際指示,在中國搞活動不是勾結外國勢力,但今天你只要提普世價值,就隨時可能被扣勾結外國勢力帽子。
《人民日報》發表一篇文章,標題叫《趁年輕,幹大事!90年前,這群青年改變了中國》,開篇就說:
「90年前,一群年輕人在南昌打響武裝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一個年輕政黨組建起了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
90年前,年輕人原來可以這樣組黨,可以這樣暴動,《人民日報》標題是要鼓勵今天的年輕人有樣學樣?
但其實,曾經有一群年輕人在28年前就幹過大事,希望能改變中國。是真如《人民日報》說的「趁年輕,幹大事」,而換來的結果,是軍隊向手無寸鐵的學生開槍。
劉偉強接受訪問說,電影照足歷史來拍,軍隊向遊行抗議的學生開槍,都按歷史很中肯地拍攝。這難道不是在自欺欺人?因為對學生開槍的是國民政府,是反動派,只要是反動派,燒殺搶掠你絕對可以中肯拍,絕對安全,你有客觀拍國民政府軍隊向學生開槍的自由,但有客觀拍人民軍隊向學生開槍的自由嗎?這讓人想起那個關於言論自由的笑話——美國人說他們有言論自由,可以罵美國總統,中國憤青也說,我們也有罵美國總統的自由。
《建軍大業》延續的是《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組成中共主旋律三部曲,它們與電影藝術無關,而是宣傳(propaganda),甚至震懾,在今天這個年代,你們也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