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回顧︱結業潮下餐飲業成重災區 戲院、超市不敵市況離場

撰文:吳美松
出版:更新:

2024年即將過去,回顧今年最引起社會關注的是全港各區店舖的「結業潮」,捱不過市道寒冬的已不止是民生小店,還有老字號和連鎖品牌;亦由日常的食肆、超市、藥房,以至戲院、卡拉OK、健身中心,甚至名店,都宣布結業或撤出香港。
《香港01》統計,2024年至少有20間連鎖品牌全線執笠,本地品牌佔半數,包括陪伴港人走過多年歲月的「大昌食品市場」、華潤醫藥集團旗下「華潤堂」、「舒適堡Physical」、「板長壽司」等,全部無預警離場,令人感到愕然又唏噓;而過去一年有7間戲院結業,亦喚起港人關注電影產業寒冬的警號。

回顧2024年全港各區店舖的「結業潮」仍然一浪接一浪,不止是民生小店,還有老字號和連鎖品牌都捱不住;亦由日常的食肆、超市、藥房,以至戲院、卡拉OK、健身中心,甚至名店,都宣布結業或撤出香港。。(資料圖片)

2024年至少20個消失的品牌 大昌食品、華潤堂、舒適堡

過去一年,港人北上熱潮持續,各行各業的「人手荒」、面對租金壓力等,都令不少商戶難敵市道寒冬,全港各區相繼出現店舖結業潮,當中不乏大型連鎖集團。《香港01》統計,2024年至少有20間連鎖品牌全線結業,一半為本地品牌,另一半為外地「過江龍」品牌。

這些「消失的品牌」大多陪伴港人走過多個炎夏寒冬,包括有39年歷史的「大昌食品市場」,在今年3月15日宣告,全線28間分店於同月31日結束營業。

大昌食品為大昌行集團旗下超市,高峰期全港共有90間分店,集團當時表示,因大昌食品市場業務受到不確定的外在因素和各種營運挑戰,經審慎考慮後,決定終止其業務。

另一品牌為在港有24年歷史、華潤醫藥集團旗下的「華潤堂」,於11月8日公布,由於業務受到外部不確定的因素,及各種營運挑戰的影響,決定關閉香港全線分店。其實華潤堂早於8月時已傳結業,當時仍有25間分店,至10月時剩下19間,短短兩個月內已關閉四分一分店。

在港有24年歷史、華潤醫藥集團旗下的「華潤堂」,於11月8日公布關閉香港全線分店。(資料圖片)
有38年歷史的舒適堡Physical健身中心9月6日宣布暫時結業,全線分店在無預警下即日停運。(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舒適堡全線執笠苦主多 消委會接逾5千宗投訴涉款1.9億

有38年歷史的舒適堡Physical健身中心9月6日宣布暫時結業,全線分店即日停業,由於事出突然,大批顧客及簽了多年合約的會員,連同健身教練頓成苦主,引起全城關注。舒適堡全盛時期有25間分店,結業前仍有14間遍布港九和新界區。

當時舒適堡聲稱新投資者已與灣仔分店業主達成初步共識,9月12日以新品牌「Healthy」原址營運,不足一個月,再改名為「PERFIT」,此後由醫美集團perFACE接管業務。根據消委會10月初公布的資料,累計共接獲超過5,300宗相關投訴,涉款逾1.9億元,單一個案金額最高達200萬元。舒適堡創辦人夫婦陸毅強及何玉華於9月11日,被海關拘捕。

板長、別府、魚米家走進歷史 成港人集體回憶

今年消失的還有多個家喻戶曉品牌,其中投得「日本一」藍鰭吞拿魚而名噪一時的「Ricky San」鄭威濤,其創辦的「板長壽司」,全盛時期有多達27間分店,自鄭威濤今年4月因胰臟癌在東京離世後,最後7間分店陸續關閉,其中銅鑼灣最後一間分店亦於11月底停業,已成港人集體回憶。

+1

在港屹立28年,曾帶領香港掀起一股拉麵熱的「別府拉麵」,其位於青衣的最後一間分店於3月結業。「別府拉麵」於最輝煌時期在多區如銅鑼灣、尖沙咀、荃灣等地開設分店,以「地獄拉麵」而成功在港帶領辛辣拉麵風潮,終難逃結業命運。

在港屹立28年,曾帶領香港掀起一股拉麵熱的「別府拉麵」,其位於青衣的最後一間分店於3月結業。(資料圖片/容嘉儀攝)

有24年歷史的米線連鎖店 「魚米家魚湯米線大王」,於全盛時期在全港開逾10間分店,惟店舖陸續結業,全港最後一間大角咀分店於6月23日最後營業,門外張貼結業通知,指因租約期滿,令熟客感到不捨。

店員受訪時指,生意額明顯大減,並以周末為例,指一日生意額由2、3萬元,減至最多只有1.8萬元,相差三分一至一半生意,「先至做唔落咋嘛!」她又指,港人皆北上消費,餐廳生意都很難做,形容「通咗關反而仲差過疫情」。

消失的本地連鎖品牌還有開業40多年的凱施餅店,屢被傳陷財困、拖糧及30間分店欠租,遭入稟高等法院呈請清盤,法官指凱施食品有限公司未能履行承諾於限期前支付部份欠租,今年1月正式頒下清盤令。

同為今年1月,連鎖按摩店「足府」共3間分店亦全線結業。另外,「日牛涮涮鍋專門店 」曾在多區開設7間分店,惟近年相繼結業,僅餘下的鑽石山和杏花邨店,亦於今年10月停業,全線結束營運。

本地以外,今年亦有10個過江龍品牌宣布撤出香港,包括來自台灣、曾為港人熱捧的鼎王麻辣鍋、度小月及著名手信店Amo阿默典藏蛋糕;連鎖時裝品牌Bershka位於荃灣廣場的香港最後一間分店,於6月中結束營業,全線撤離香港。

著名爆谷店Garrett Popcorn 在香港有6間分店,2024年10月宣布撤出香港。(Garrett Popcorn Shops Facebook 圖片)

在香港有6間分店的美國著名爆谷店Garrett Popcorn,10月宣布撤出香港,感謝顧客過去13年的支持;上海小南國旗下連鎖品牌餐廳「南小館」最後一間位於青衣城分店,亦月10月宣布結業。南小館於2012年展開業務,高峰時在港曾有逾10間店。

「南小館」最後一間位於青衣城分店已於2024年10月結業。(南小館Facebook)

戲院一年消失7間令業界擔心

至於戲院,今年已有7間戲院結束營運。位於新蒲崗越秀廣場地下的「嘉禾啟德」戲院,於4月22日結業後,有近60年歷史的總統戲院,亦於4月30日光榮結業,成為月內第二間結業的戲院。電影老闆黃百鳴旗下,位於旺角朗豪坊的Cinema City則於7月中結業遷出,其後由百老匯接手,更改名為「GALA CINEMA」。而Cinema City位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的「星影匯」亦受「九展」重建影響,於同月底結業,即於短期內該院線接連有兩間戲院告別,剩下荃灣及柴灣兩間戲院。

時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右)當時回應指,不能從一間戲院因個別原因結業,就說業界生意不好,又指近年戲院座位數目差不多,甚至有輕微增長。(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影藝戲院在九龍城廣場的戲院亦在8月26日,因為租約期滿而結束營業。時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當時回應指,不能從一間戲院因個別原因結業,就說業界生意不好,又指近年戲院座位數目差不多,甚至有輕微增長,指政府會繼續和業界努力,推廣電影,也希望市民多消費。

MCL CINEMAS PLUS+ 荷里活戲院就於12月13日起結束營運。該戲院於2022年7月7日接手開幕,至今僅兩年多,曾因全日上映《破·地獄》一齣電影引起熱議,惟最終逃不過結業潮。

今年結業潮以食肆和零售業的災情最嚴重,3月時,業界相信有至少數百間店舖結束營業,而且不僅是街坊小店,連鎖集團也捱不過疫後而縮減規模,例如金記冰室在北區的7間分店差不多同時間結業,情況令人關注。

金記冰室扎根香港已超過55年,分店自3月起便由21間縮減至12間,其中新界區分店更是「全軍覆沒」,其中調景嶺及黃大仙分店先後在10月及11月「連住執」。金記冰室更被爆出欠租及拖欠薪金,如黃大仙分店就欠租5個月及拖欠約20名員工薪金,分別涉款約159萬,及約40萬至50萬元。

3月31日一天內,更至少有10間店舖結業,包括中環置地廣場的高檔百貨HARVEY NICHOLS、上環獨立書店見山書店、深水埗美荷樓Cafe、開業24年的深水埗日本料理店「鹿兒島」等,還有九龍灣30多年老字號的「冬菇亭」大牌檔「漢記小廚」亦於同日交還舖位,正式落幕。

+3

4月時,在赤柱美利樓已開業20多年,景樂集團(King Parrot)旗下的「帝樂德國餐廳」(King Ludwig Beerhall)及「嵐.石海鮮&牛扒餐廳」(Ocean Rock Seafood & Tapas)一同宣告結業。當時「帝樂德國餐廳」有職員透露,結業是因為租約期滿。

同區的連鎖餐廳PizzaExpress亦在8月18日結束赤柱分店的營業。該店早於2008年已屹立在赤柱大街的黃金地段,背山面海,毗鄰多間西式食肆及酒吧。另外兩間老字號則早於2022年先後結業,分別為開業40年的赤柱酒家,及開業近30年的小天使餐廳。

2024下半場執笠潮未止 地頭蟲、過江龍同臨困境

來到2024下半年,亦不只一間食肆結業或縮減分店數目,米線連鎖店 「魚米家魚湯米線大王」香港最後一間位於大角咀的分店於6月23日結業。

而名廚「幟哥」黃永幟創立的龍皇集團旗下、開業17年的「龍皇酒家」觀塘分店,亦因租約期滿,在6月25日後正式與食客告別。另外,日本過江龍「道頓堀御好燒專門店」最後一間位於旺角朗豪坊的分店,已在6月30日悄悄結業,即正式撤離香港市場。「道頓堀」雖然在2017年進軍香港期間曾風靡一時,惟熱潮不再。

此外,全球首間變形金剛主題店「Transformers︰The Ark」在將軍澳中心分店,已於6月底結業。該店的設計靈感源於電影變形金剛中的The Ark太空飛船,向顧客提供沉浸式體驗,其後更花上長達半年時間裝修,去年12月正式營業,換言之該店只經營約半年時間。

黃傑龍:執笠並不光榮但不一定可恥

至於7月,叙福樓集團旗下,位於奧海城的牛角及MMC,以及淘大花園的永華日常及牛角次男坊分別於7月15日及31日關閉。叙福樓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黃傑龍在公布消息時「爆金句」指,「其實執笠並不光榮但不一定可恥,最緊要係負責任的執笠」,即不拖欠員工薪金,以及供應商的款項,亦盡量不拖欠業主的租金。

他又提醒同行要量力而為,「切勿過分死頂輸身家」。當將來經營環境有所改善,才會恢復16間分店的數量。

叙福樓集團執行董事黃傑龍表示,「其實執笠並不光榮但不一定可恥,最緊要係負責任的執笠」,即不拖欠員工薪金,以及供應商的款項,亦盡量不拖欠業主的租金。(資料圖片)

8月、9月「結業潮」情況更誇張,多區已結業或即將結業的食肆,粗略點算下,兩個月內結業的食肆有近50間,當中除了地區小店外,也不乏名店或連鎖集團品牌分店。《香港01》從網上流傳、以及各集團發出的結業告示點算,全港以港、九、新界三區劃分,新界於8月至9月有18間食肆將會結業,為三區最多,至於九龍有17間,港島則有11間,全港計有46間。

另一邊廂,進軍香港25年的美國「過江龍」、澳洲特色為主題的連鎖餐廳Outback Steakhouse亦於8月4日關閉9間門店,並裁員約300人。今輪行動後,Outback Steakhouse在港僅餘10間門店,包括港島、九龍區各餘兩間、新界及離島區6間。

10月更有連鎖及「過江龍」餐廳選擇離場,當中有知名連鎖店、餐廳、國際品牌,亦有地區知名小店。其中有約45年歷史、位於銅鑼灣波斯富街的香河越南餐廳在27日已悄悄地結束營業。Facebook專頁「銅鑼灣企鵝」當時引述老闆指,結業是因為「生意一般」,加上員工身體狀況一般等,決定休息一下。不過老闆指將來東山再起時,會再用「香河」這名字。

另一攻港食肆日本餐廳「火間土」也不例外,同月20日在Facebook宣布,因為租約期滿,正式光榮結業;感謝顧客一直以來的支持,結束在港21年的日子。

即使是12月,亦有食肆退場,位於觀塘的龍寶酒家決定於12月1日結業,其告示寫道「艱苦經營五載、至今仍未走出谷底,實感前路渺茫」。職員表示結業是因為生意淡薄,大感無奈。

+2

位於太子、有40多年歷史的「鴻運冰廳餅店」亦將於今年聖誕節過後結業。「鴻運冰廳餅店」為香港碩果僅存的閣樓冰室,曾為《行運一條龍》、《黑社會2以和為貴》等多部經典港產片的取景地。職員證實結業消息時,稱因生意不景做不住,預計12月25日是最後一日營業。他又表示,選擇聖誕節完結無特別原因,「啱啱一年年尾,要時間還完返畀人」

民生舖同入寒冬 深水埗現倒閉潮

深水埗鴨寮街出現倒閉潮。《香港01》於中秋節下午(17日)到場觀察,雖然街上人流仍絡繹不絕,但五金店密集的近南昌街路段,其中一邊共26個舖位中,竟有7個舖位正在招租,空置率高達26.9%,即每四個舖位便有一間「吉舖」。

有苦苦支撐的五金店分析指,由於受到淘寶等網購平台衝擊,部份顧客只看不買,以致不少同業於近月捱不住執笠。亦有電訊店形容每日顧客量「寥寥可數」,估計與經濟不景及北上消費有關。被問到會否考慮結業,店主只報以輕嘆︰「唉,見步行步咋,都好難講。」

+4

「結業潮」唯一生還者?接近「執一開二」

綜觀2024年全年,不論餐飲、零售甚至服務業、戲院,都似乎逃不過「結業潮」。根據政府統計處今日11月29日發表最新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2024年10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29億元,較去年年同月下跌2.9%。2024年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修訂估計較去年同月下跌6.9%。與2023年同期比較,2024年首10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7.1%。

在經濟大環境疲弱下,又有誰可以逆市生存呢?或許就是被喻為「窮人恩物」的兩餸飯。兩餸飯受惠於禁堂食令及經濟低迷,於疫情期間急速崛起,「香港兩餸飯關注組」版主早前受訪時表示,根據其搜集的數據顯示,兩餸飯店今年每個月穩定增長約9至10間,同時倒閉約5至6間,即接近「執一開二」,目前全港約有568間店。

如只有「窮人恩物」能夠生存到最後,情況不禁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