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邨華富邨重建|特色小店獲特設招標保情懷 何謂特色會問街坊

彩虹邨華富邨重建|特色小店獲特設招標保情懷 何謂特色會問街坊
撰文:吳美松
出版:更新:

房委會今日(6日)宣布彩虹邨重建計劃第1期的清拆與遷置安排,涉及碧海樓、金碧樓和丹鳳樓三座樓宇。受影響的約1,970名租戶將獲得約52個月的通知期,直至2029年4月完成清空。

彩虹邨重建計劃第1期涉及碧海樓、金碧樓和丹鳳樓,約1,970名租戶受影響,將獲約52個月的通知期,直至2029年4月完成清空。(吳美松攝)
彩虹邨重建計劃第1期涉及碧海樓、金碧樓和丹鳳樓,約1,970名租戶受影響,將獲約52個月的通知期,直至2029年4月完成清空。(吳美松攝)

房屋署消息人士指,房委會將採取特設招標安排,讓區內特色商戶有機會在新商業單位中繼續經營。中標商戶將獲得三個月的免租期。至於何謂特色小店,消息人士表示當局「唔自己決定晒」,會透過社群參與工作坊收集居民意見,並會考慮商戶意願。安排同樣適用於受華富邨重建影響的商戶。

華富邨分5期落成,華富(一)邨於1967年11月至1969年2月分階段落成,華富(二)邨則於1970-71年分階段落成;華翠樓及華景樓則於1978年加建。在1980至1981年度高峰時,華富邨共有51,739人居住。(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消息人士又指,不會為特色小店設立硬指標,如營業年期,客量等。不過,商戶只有一次機會參與特設招標安排。如招標安排反應良好,不排除在未來的重建項目中繼續設立特設招標安排。

重建計劃還將考慮保留舊邨的設計元素。對於會否保留邨內特色「打卡點」如球場等,消息人士表示設計需時約2至3年,現時「言之尚早」。不過,新彩虹邨仍會保留彩虹外牆設計。

+6

受影響住戶可選擇遷往新美東邨的約2,450個新單位,預計於2028至2029年開始入伙。若有需求,住戶也可選擇其他地區的翻新公屋單位。而受第一期重建影響的長者,如想遷往第二、三期,可申請邨內調遷。

受影響住戶將獲發搬遷津貼,金額根據家庭人數而異,一人租戶可獲10,030元、2至3人租戶可獲17,300元、4至5人租戶可獲24,570元,而6人或以上租戶則可獲31,910元。單身人士及二人家庭住戶如不接受公屋安置,可獲一筆過特惠金,金額分別為78,820元及96,050元。此外,房委會將成立社群服務隊,協助住戶適應新環境,並確保與住戶保持良好的溝通。

房委會消息人士指,彩虹交通交匯處長期擠塞,基於區議會的意見,將最佳化交通配套。為改善彩虹交匯處交通問題,重建分三期將屋邨界線後移,騰出部分現時彩虹邨用地,配合政府進行交通改道安排,如擴闊道路,增加行車線及加建巴士停車灣(Bus lay-by)等,旨在減少交通擠塞。

房屋署消息人士透露,彩虹邨內兩所中學將會繼續運作,至於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則會受重建影響,當局已與教育局商討,預計基華小學可原區安置。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