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老者津貼|團體調查九成受訪照顧者經濟負擔重 促放寬申請門檻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以老護老、以殘護老的現象愈來愈普及,在低收入家庭群體更為常見。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聯同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進行研究,訪問30位低收入年長照顧者,發現九成受訪照顧者月入不足5,000元,並指政府的津貼未能減輕他們的壓力。
研究團隊指出,護老者津貼雖已恆常化,但按現行規定,照顧者如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或綜援,均不符資格申請,建議當局取消上述限制。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聯同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進行研究,訪問30位低收入年長照顧者,發現九成受訪照顧者月入不足5,000元,並指政府的津貼未能減輕他們的壓力。(受訪者提供)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聯同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進行研究,在今年3至6月,訪問30位低收入年長照顧者,他們的年齡中位數為72歲,每周照顧時數中位數為42小時,照顧年期中位數為8.5年。

他們照顧工作包括膳食、陪診、家居清潔、協助如廁、甚至厭惡性護理工作等。該些受訪照顧者,近六成半患有肌肉骨骼疾病,且影響活動能力,但仍需為體弱家人提供全職照顧。

近八成人稱缺乏家人或朋友的支援,亦沒有暫托服務,需獨力承擔責任。逾七成受訪照顧者稱感到身心俱疲,並出現失眠、焦慮及抑鬱等問題。

研究訪問30位低收入年長照顧者,他們的年齡中位數為72歲,每周照顧時數中位數為42小時,照顧年期中位數為8.5年。(資料圖片)

此外,研究發現九成受訪照顧者月入不足5,000元,對他們而言,醫療開支、屋租和交通費用負擔重,政府的津貼未能減輕他們的壓力,其中問題包括現有的「護老者津貼」申請門檻過高。

研究團隊指出,「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計劃」雖已恆常化,但按現行規定,照顧者如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或綜援,均不符資格申請。研究團隊建議,取消上述限制,改用其他評估,取代現有資格審查機制。

研究團隊指出,「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計劃」雖已恆常化,但按現行規定,照顧者如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或綜援,均不符資格申請。(受訪者提供)

研究團隊也建議,針對基層年長照顧者的即時及突發需要,政府宜推行更靈活及彈性的支援服務,例如在照顧者專線以外,加設一支援服務隊,為有緊急需要的照顧者,提供24小時緊急援助;又如訓練一班社區保母,提供到戶暫託服務。

就政府正研究設立照顧者資料庫,研究團隊促當局盡快落實,由社署統籌,透過多個渠道收集資料,包括關愛隊、地區長者中心、社福機構、醫管局等。研究團隊也提醒,政府應建立清晰的資料分享機制和指引,在確保資料有效運用的同時,妥善保障照顧者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