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簡樸房|床位不予取締 施麗珊恐劏房戶「下流」住床位
新一份施政報告今日(16日)出爐,政府提出解決劏方問題的方案,擬設登記制,並訂出標準,經專業人士認證合符標準的劏房,將命名為「簡樸房」(Basic Housing Unit, BHU)。
《香港01》在去年工作組成立後,報道過一些「劣質劏房」,在方案公布後,部份住戶再受訪,他們都表示擔心劏房租金會上升,未來會有劏房戶負擔不起劏房租金,要改為住環境更差的床位,生活非單無改善,還會比現時差。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則表明,方案未解決劏房問題,不解為何工作小組花上十個月研究,仍將床位排除在今次的方案之外,又指現有的床位寓所條例實際效用有限,市面有很多非法床位,重申當局應該將床位納入方案,否則未來會有劏房戶向「下流」變成住床位。
自解決劏房問題工作小組去年成立,政府提出解決劏方問題的方案,擬設登記制,並訂出標準,經專業人士認證合符標準的劏房,將命名為「簡樸房」(Basic Housing Unit, BHU),目前已知標準包括房內須有窗、有獨立廁所、面積不少於8平方米等。
《香港01》在去年工作組成立後,隨社工到訪多間劏房,報道過一些「劣質劏房」,見過「站不直」的複式天台屋閣仔,也見到有上下劏一開四的角落盒仔房,樓底僅約1.8米高,還有設開放式廁所、不足40平方呎的劏房。
有住戶遷往過渡性房屋 怕三年後重返劏房已負擔不起租金
其中兩位今日再度受訪,40平方呎劏房內有「開放式廁所」的住戶李先生,已遷往位於青龍頭的過渡性房屋。他指,現時單位有約120呎,地方比以前大得多,鄰里也好相處,生活比以前有改善。
不過,他預計只能在過渡性房屋住三年,而現時仍因為文件問題,未能申請公屋,擔心三年後要重回劏房,亦怕屆時合標準的「簡樸房」租金會遠較他以前往的劏房貴。
他續說,以前劏的劏房月租約2,500元,倘若這些「簡樸房」月租4,000元,將難以負擔。他也提到,相信也會有劏房戶付不起「簡樸房」的月租,要轉投價錢較便宜的床位,「都有好多人要去太空艙。」
盒仔房住戶仍在等上樓 憂業主嫌麻煩直接變床位:咁生活一定差咗
另一位居於盒仔房的住戶陳先生,則仍在原處居住等候上樓。他批評8平方米(86平方呎)的面積要有獨立廁所,生活空間仍然狹窄,但與此同時,他說現時的住處面積遠低於8平方米,料租金會隨著面積提升而增加,「80呎咁收幾多錢租金?窮人邊住得起?」
他續說,現時已知的標準,還要求單位要有窗,會令劏房數量減少,「要有窗好難。」他舉例,以往能「一開十」的劏房單位,要符合標準,或只能「一開四」。他認為,部份業主或會因為覺得這些標準「麻煩」乾脆直接改成床位,並透過放11張床避開要有牌照的要求,「咁生活一定差咗。」
陳先生也大嘆,對政府不感失望,只因早已麻木,不相信政府提的方案可以幫助到他。他又指,現時的房屋政策下,單人輪候公屋時間長,他自2009年開始輪候,等足15年,今年初才收到通知、見房屋署主任,惟他所選擇的區份,目前仍未有合適單位可安排給他。他建議政府未來興建公屋,在每個屋邨都留一棟全是一人戶型的單位的樓宇,助單身人士上樓。
施麗珊:劏房問題未解決 不解為何排除床位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則指,政府提出的方案中,要求面積不少於8平方米,惟並非人均面積,「咁你諗下8平方米住4個人合唔合理?」
她也直指,劏房問題未解決,又指政府若要處理劏房問題理應「一次過處理」,不解為何工作小組花上十個月研究後,仍將床位排除在今次的方案之外,重申當局應該將床位納入方案。
政府消息人士曾引述床位寓所的數字,指近年僅餘七間床位寓所,且相信家庭及年青人無意住床位。施麗珊則反駁,見過一家人住兩三張床位,「(經濟)環境迫起上嚟好難講。」
11萬劏房戶要安置到九成 批4年後始取納時間太長
消息人士提到,現有11萬劏房戶當中四成沒申請公屋,可能入息超出公屋申請要求,或為沒有本港居留權人士,不符申請公屋資格。施麗珊則指,在四成沒申請公屋的人士當中,僅不足一成是超出資產或入息限額,大多都是窮困、社會最低層的基層市民,促政府酌情處理,「政府唔好唔理,我覺得佢要搞(安置)到九成。」
施麗珊表示,肯定今屆政府願意處理劏房問題,但認為要真正幫到劏房戶,有幾項要點,包括安置要「到家」,須確保有足夠住屋用作安排、亦要提升租金津貼、立法設起始租金,最重要是將床位納入方案,確保不會有劏房戶因租金上升而向下流至床位居住,「無路走,有問題佢(劏房戶)就唔敢出聲,或去咗住床位。」
消息人士也提到,料4年後開始取締。施麗珊則指時間較她預期長,期望政府在兩年後起動政策,開始取締及安置,並在4至5年後完成所有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