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移除大館已婚督察宿舍危險結構 三層變一層 擬活化開放空間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前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活化後,2018年開於予公眾參觀,其中已婚督察宿舍(第四座)則因在2016年發生塌樓事故,其後一直籌劃其修復方案,至今尚未開放予公眾使用。

據馬會最新交予古諮會的文件,馬會於今年2月開始移除第四座有欠安全部份,目前第四座的屋頂覆蓋物、二樓及一樓有欠安全的建築構件亦已被移除,屋頂木桁架亦已被移走。馬會建議以現狀保存方案活化,其中包括提出在第四座原始U形建築物佔地設置頂篷,並作開放空間,用以展示公共藝術及雕塑裝置、或進行表演藝術。古諮會本周四(12日)開會討論方案。

逾150年歷史的舊中區警署已婚督察宿舍,2016年發生塌樓事故。(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馬會在提交予古諮會的文件中提到,去年11月展開第四座的勘查,過程中發現,在第四座大多數檢查範圍中,均發現低強度磚砌、表面呈現粉狀的磚塊、弱化砂漿、空隙、黏結不良和裂縫等問題。

勘查發現磚砌有缺陷、磚砌體脆弱

除有缺陷的磚砌,第四座北面及東面的迴廊,用以支撐著外立面上的拱門的19支磚墩,其磚塊和砂漿測試顯示磚砌體非常脆弱;目測也發現五個磚墩的承壓不足,對建築結構而言,失效率達 26%,屬非常危險水平。

馬會去年11月展開第四座的勘查,在大多數檢查範圍中,均發現低強度磚砌、表面呈現粉狀的磚塊、弱化砂漿、空隙、黏結不良和裂縫等問題。(古諮會文件)

第四座發生倒塌事故後時間表:

今年2月開始移除 屋頂、一二樓欠安全建築構件已移除

馬會於今年2月開始移除第四座有欠安全部份,有關移除第四座有欠安全部份至一樓樓板以上300毫米的工程則於今年6月完成。

目前第四座的屋頂覆蓋物、二樓及一樓有欠安全的建築構件亦已被移除,屋頂木桁架亦已被移走。現時暫獲保留的上部建築最高位置為一樓樓面以上300毫米。

目前第四座的屋頂覆蓋物、二樓及一樓有欠安全的建築構件亦已被移除,屋頂木桁架亦已被移走。(古諮會文件)

地下房間不保留 將重用回收物料保留古老元素

就第四座活化,馬會建議以現狀保存方案活化,移除有欠安全的歷史構件後,保留餘下部份作展示文物。

文件提到,第四座的餘下部份,預計地面房間的磚牆有相同缺陷,進行復修和加固工程將非常危險,建議不保留餘下地面房間,但建議在可行情況下保留平台輪廓下方的磚牆和地基,藉以展示原有的房間佈局。

此外,文件又指一樓的木托樑雖具有歷史價值,惟沒足夠強度滿足現代設計規範要求,建議全部移除,如在後續的設計階段,認為第四座用地的某些部份需要設置新屋頂,將會澆築新的混凝土板,並且在適用情況下,將木托樑重新安裝為裝飾元素。

方案也建議,要著眼保留古老元素,例如應重用回收的磚塊或花崗岩塊、在迴廊上使用原有的木製窗扇和百葉窗等。

第四座由三層變一層。(古諮會文件)

設頂篷貫通檢閱廣場 開放空間可進行表演藝術

馬會也建議,在第四座原始U形建築物佔地設置頂篷,將第四座用地與鄰近範圍連結,並貫通檢閱廣場。這片用地也建議用作開放空間,可用作展示公共藝術及雕塑裝置、進行表演藝術的地方,重建倒塌的西翼部份可預留一些位置用作各項表演提供所需的後台設施。

在第四座用地的指定空間,馬會也擬提供日常公眾導賞團、展覽等,其中涵蓋對空間、物件和回收物料的詮釋,讓公眾能夠在實質上探索這座建築物的餘下部分和建築特徵,重點在了解這場地的歷史。

馬會也建議,在第四座原始U形建築物佔地設置頂篷。(古諮會文件)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