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工聯會調查揭三行業失業比例較高 促設煞停外勞機制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政府去年就個別行業設輸入外勞計劃,並「優化」舊有的補充勞工計劃,放寬原有規定兩年,容許本來不可輸入外勞的26個職位提出申請。有工會今日(18日)公布調查結果,發現從事零售、飲食、及建造業的受訪者失業比例較高,調查中也有近五成受訪者表示,在目前輸入外勞及輸入人才政策下,就業前景感擔憂。

工會也引述統計處最新數字,指出飲食業、零售業及建造業的失業率分別為5.0%、4.3%及4.3%,不止高於整體失業率3%,也較2023年8月至10月的數字,即4.3%、3.6%、3.8%有明顯上升。

工會建議,當局密切監察本港勞動力市場,制定煞停及減少外勞機制,並定期公開輸入外勞的企業資料以便監察,諮詢受影響的行業工會意見,確保外勞薪酬不低於本地行業工資中位數,防止外勞計劃被濫用。

工聯會權益委員調查發現,從事零售、及飲食的受訪者,處於失業狀態的比例約兩成,從事建造業的受訪者失業比例也逾一成半。(受訪者提供)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於今年7月進行調查,訪問3,288名會員,了解其就業情況、及輸入外勞對的影響。結果發現,分別從事零售、及飲食的受訪者,處於失業狀態的比例約兩成,從事建造業的受訪者失業比例也逾一成半。

受訪工友憂外勞減少就業機會

整體而言,有近三成受訪者表示,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此外,有六成受訪者表明不認同政府擴大輸入外勞,其中分別有近八成半人、及逾七成人表示是因為會輸入外勞會減少本地工人就業機會、及壓低本地工資薪酬。

調查也指出,有近五成受訪者表示,在目前輸入外勞及輸入人才政策下,就業前景感擔憂。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指,飲食業、零售業及建造業的最新失業率,分別為5.0%、4.3%及4.3%,較2023年8月的數字,即4.3%、3.8%、3.8%有明顯上升。(受訪者提供)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則引述當局數字,指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行九個月,共批出1,277宗申請,涉8,586名外勞,當中輸入最多的三個工種分別為侍應生、初級廚師、及售貨員。而建造業輸入勞工特別計劃配額12,000名,發展局也已批出7,917個輸入外勞名額。

他續指,據統計處最新數字,飲食業、零售業及建造業的失業率,分別為5.0%、4.3%及4.3%,不止高於整體失業率3%,也較2023年8月至10月的數字,即4.3%、3.6%、3.8%有明顯上升。

指私營工程量大減 料引發連鎖效應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指,去年至今,本港私營工程量大減,建築師事務所、及工程顧問公司現已受波及,在連鎖效應下,可預見未來一兩年,承建商、分判商、工人的工作量將明顯減少。

他續指,現時大型公營工程允許輸入外勞,並劃一以月薪方式支付,當外勞每月至少工作24天,本地工人只能淪為替工,加上私營工程量減少,導致部份本地工人開工不足。他說,已收到不少工人反映希望當局凍結輸入外勞特別計劃。

飲食業職工總會副主席余劍雄則提到,飲食業工時長、工作量大、工資偏低的問題至今未解決,導致行業無新人入行、且難留住人才,惟認為不應過份依賴外來勞動力,斷送行業發展,促改善行業的薪酬待遇及工作條件。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建議,當局密切監察本港勞動力市場,制定煞停及減少外勞機制,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和工資合理增長。(受訪者提供)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建議,當局密切監察本港勞動力市場,制定煞停及減少外勞機制,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和工資合理增長。就著當前建造業工程量減少,工人開工嚴重不足,更應考慮凍結行業特別計劃,不再批出輸入外勞配額。

該會也建議,當局宜積極推動人手短缺行業,優先提高薪酬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條件,並定期公開輸入外勞的企業資料以便監察,諮詢受影響的行業工會意見,確保外勞薪酬不低於本地行業工資中位數,防止外勞計劃被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