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風波|「吹哨者們」再發電郵 披露招聘醫學院長「筆誤」
港大管治風波,未有因政府介入而歸於平靜。政府調研小組正調查和調解校長張翔與校委會主席王沛詩的矛盾,但同一時間,「吹哨者們」接連向400多名港大教職員發出電郵,披露港大校委會早前調查張翔報告內容。
今次披露的部份涉及招聘副校長(大學拓展)及醫學院院長的投訴。報告不接納港大人力資源處總監指,招聘新一任醫學院院長需擁有美國高等院校領導經驗的要求,是「筆誤」的說法。不過報告亦指出,無證據表明張翔有「隱藏目的」(hidden agenda)。
「吹哨者們」第二度披露張翔調查報告
港大校長張翔去年遭「吹哨者」指控多項失誤,校委會啟動獨立調查,今年4月公布最終結果為「證據不足以確立對校長的指控」,而張翔則回應「還我清白」,但報告一直未公開。署名「吹哨者們」(whistleblowers)上周五(7月12日)向400多名港大教職員發出關於獎學金調查的章節,披露港大向捐款人提供失實名單,港大需要道歉。
「吹哨者」本周五(19日)再向教職員發出報告的另一章節,關於豁免招標聘用美國獵頭公司招聘副校長及醫學院院長的投訴,指出張翔與人力資源處在報告中的陳述有衝突,再次質疑張翔的「清白說」,希望李家超成立的調研小組,調查管治失當的問題。
《香港01》取得文件,並與不同消息人士確認,此章節與校委會調查報告相同。
張翔指示用美國獵頭 申請豁免招標
2021及2022年,港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港大醫學院院長兩大要職開始懸空,2022年4月港大人力資源處總監向校長張翔尋求指示,選擇港大認可名單中的獵頭公司作全球招聘,張翔指示要聘請美國獵頭公司。
之後人力資源處要求選定港大認可名單之外的公司,向招標小組委員會申請豁免招標。港大邀請三間美國公司提交建議書。根據報告,張翔考慮完三份建議書後,決定選有其中一間獵頭「Isaacson Miller」。
招標小組委員會接納選用「Isaacson Miller」招聘副校長(大學拓展),但招聘醫學院院長則需要人力資源處進一步解釋,是否國際公司比美國公司更好。
招標小組索解釋後 刪去多處要求美國經驗表述
人力資源處在2022年5月31日的電郵解釋,選擇美國公司,因為「需擁有領導美國高等院校經驗的要求」(experience in leading U.S. higher institutions)。但到6月22日的電郵,則刪去關於美國領導經驗的內容,並將多段「選擇美國獵頭」的描述,改為「國際獵頭」。
最終招標小組委員會批准豁免招聘,選用「Isaacson Miller」招聘醫學院院長。不過去年下半年「吹哨者」透過匿名電郵,向校委會投訴張翔多項失誤,校委會啟動調查,醫學院院長和副校長(大學拓展)最終無全球招聘。
醫學院院長、副校長最終無繼續招聘
自2022年8月接替辭職的梁卓偉,暫任醫學院院長的劉澤星,2023年11月28日獲委任「坐正」,今年5月更獲校委會繞過張翔委任為「副校長(醫衛事務)」。
而「副校長(大學拓展)」無繼續全球招聘,校委會繞過張翔,將首席副校長王于漸,降職至此職位,但校方刪除包含所有副校長的學校管理人員名單網頁。
張翔認無諮詢醫學院就決定選用美國獵頭
張翔在事後調查中表示,因為無時間,所以無細看三份建議書,是依靠人力資源處的分析去選擇。
他陳述指,一直有與不同學院溝通,但無就招聘醫學院院長一事,特意與本地專家諮詢,就提出選用美國獵頭的意圖。他亦同意,作出此項決定時應更熟練和謹慎,亦應與持份者有更多接觸。
報告不同意有美國經驗是「筆誤」
校委會報告指出,不接納人力資源處總監解釋,在第一封電郵中列名,招聘新一任醫學院院長需擁有美國高等院校領導經驗的要求,是「筆誤」的說法。
針對「筆誤」之說,張翔接受調查時並無提出是「筆誤」,而是解釋「醫學院院長需擁有美國高等院校領導經驗的要求」,其實是「領導地位」(should be experience in US higher institution that are of leading status, rather than leadership experience in US higher institutions)。
不過校委會報告亦指出,無證據表明張翔有「隱藏目的」(hidden age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