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發展策略|議員促政府研綠氫藍氫 並遊說巴士公司換氫巴

撰文:余月明
出版:更新: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今日(24日)會議討論氫能發展,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灰氫仍有一定碳排放量,宜研究較少排放的藍氫及綠氫,促政府應遊說巴士公司推動氫能巴士。

+9

政府上周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目標在2027年或之前在港九新界設加氫基礎設施,及擬備適用於香港發展情況的氫能標準認證模式。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在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本港在氫能的發展上,要追求完全自立並不實際,指內地氫能產業對於氫能製備、儲運等主要技術和生產工藝有一定的基礎,部分甚或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故除本地應用外,策略上可以善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推動香港成為國家發展氫能源的示範基地,並協助氫能源產業在海外地區的發展。

他續指,不少國家及地區都需要使用低碳技術處理大型項目,而進行大型項目就要融資,相信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藉氫能發展能夠帶來更多經濟新機遇。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現時將先推動使用的灰氫,同樣會有一定的碳排放量,長遠並不能達至碳中和。若氫是香港的將來,如不大幅度「谷」灰氫,則難以至推至藍氫及綠氫。

謝展寰指,為達至碳中和,氫能只是其中一個工具,惟礙於香港土地較細,難以大規模生產氫氣基地。他又指,香港在研發及技術推廣有一個角色,望可將香港定位成示範窗口,將內地技術在香港進行示範並向外來推廣。

田指,現時有一間巴士公司引入一輛氫能巴士,另一間巴士公司則大力投資電動巴士,現時柴油巴士更換至電巴和氫巴可「一換一」,惟電巴因防火原因需要更多停車位停泊,雖氫巴現時雖然較貴,但會隨著時間下跌,問及是否應遊說巴士公司推氫能巴士。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會上表示,指現時將先推動使用的灰氫,同樣會有一定的碳排放量。(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不少議員皆提議局方宜作更多解說及宣傳,以助市民理解氫氣的使用及安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關注社會的接受程度,促政府披露更多顧問報告為市民解說更多,並詢問氫能車是否透過修改條例就可以在隧道行駛。

謝展寰回應,大眾經常認為氫氣危險,所有易燃氣體都有一定危險性,只要制訂安全標準及守則,就可以保障其安全。機電工程署副署長陳柏祥亦指,早前委託顧問進行的風險評估時,已參考中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容許氫能車輛進入隧道,氫燃料系統一般設氫氣洩漏探測器及緊急斷氫裝置等安全裝置,儲存裝置容許有大有小,又能抵禦子彈衝擊等,只要符合指引便可行走隧道。

立法會議員陳家珮表示,社會的接受程度方面,政府宜披露更多顧問報告為市民解說更多。(資料圖片/蘇煒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