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九龍中聯網 伊院插錯喉、廣華停電 事隔數天多個疑團仍待解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伊利沙伯醫院及廣華醫院近日相繼發生事故,先是伊院一名61歲男病人在被插錯喉,兩日後始發現,情況危殆;後是廣華醫院部分手術室電力故障。兩院同屬九龍中聯網,而事故中仍不少疑點,如伊院事故中涉及多少名醫護、廣華醫院責成安裝有關電力系統的承辦商為何,惟事隔近三日院方均未有交代相關疑團。

《香港01》正再向醫管局查詢,伊院發言人回覆查詢指無補充,而醫管局就廣華事件則未有回覆。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醫院在交代相關事件上時間有大大改善,惟部分事故的核心資料不足夠,沒有詳細公布,認同有改善空間。

伊院周二(18日)發現一宗嚴重醫療事故,一名61歲男病人清晨情況轉差,始發現胃喉插錯肺。初步調查發現,護士6月16日(本周日)晚上曾重置喉管,並開始恢復輸注營養奶。伊院其後在前日(19日)公布事件,以431隻字講述事件經過,惟當中仍有四大謎團未交代。

1/涉及醫護人數及身分?

新聞稿未有提及當時有多少名醫護涉事,僅提到6月16日有兩名護士為病人重置過胃喉。雖有消息指有兩名醫生當中包括一名實習醫生曾就胃喉位置看過X光片,惟實際參與輸注營養奶的醫護人數、相關人員資歷無從得悉。

2/涉事醫護須否暫時調離崗位或作其他安排?

新聞稿並沒有提到有即時採取措施避免再發生類似事件,亦完全未有提及相關醫護同事會否暫時調離崗位以免同類事件發生。《香港01》曾向醫管局查詢涉事醫護有否調離崗位或停職,惟僅獲回覆指要等候根源調查委員會調查,似乎與以往發生醫療事故後涉事醫護會休假或調離崗位造法不同。

插鼻胃喉示意圖。(資料圖片)

3/胃喉插錯肺原因、是否涉人為失誤?

新聞稿僅提到,6月16日有兩名護士為病人重置過胃喉,惟未有提及之後兩日胃喉是否曾移位、護士在餵食輸注營養奶時有無做酸鹼測試等,故為何胃喉插錯肺,是否涉及人為失誤,暫無法確認。

4/ 是否有醫護未跟程序行事?

據了解,醫管局指引中有提到,護士需在重置喉管時需要做酸鹼測試,亦要等待X光片結果才輸注營養奶。不過,在新聞稿中提及有護士在開始恢復輸注營養奶,再為病人安排進行X光檢查,未知是否代表有醫護未跟醫療程序行事。

廣華醫院手術室。(廣華醫院網站)

同樣仍有疑點的為廣華醫院部分手術室電力故障,醫院同樣在周三(19日)晚上公布事件,並指有一宗手術需要改往電力供應不受影響的手術室進行。醫院並後在翌日公布調查初步結果,指在醫院用作第三層備用電力的無間斷電源中,發現有控制組件出現故障。不過,新聞稿中未有提及負責安裝有關電力系統的承辦商的名字,亦未有交代相關承辦商有否擔任其他醫院的電力系統。

兩宗嚴重事故均是在晚上以新聞稿形式公布事件,而伊利沙伯醫院及廣華醫院同屬同一九龍中聯網,其聯網總監為張復熾,同時並亦為伊院院長。至於廣華醫院院長鄧錦成,早前則公布其已成為調查伊院「插錯喉」一事的根源分析委員會主席,但同日「旗下」廣華則發生手術室電力故障事故。

+3

廣華醫院二月呼吸機事故 張復熾、鄧錦成曾同場交代事件

事實上,兩人並非未就過醫療事故開記者會交代,廣華醫院在二月發生嚴重醫療事故時,兩人則均有出席記招交代事件經過。當時一名51歲要使用呼吸機的肺結核病人,在呼吸機喉管鬆脫後醫護未能及時發現,病人一度出現失去意識及心跳停止。

病人組織:應交代更多資料釋疑慮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表示,醫院在交代相關事件上時間有大大改善,比起之前塌物事件中「跑輸傳媒」,今次公布時間已較之前快很多,惟同意部分事故的核心資料不足夠,沒有詳細公布,以伊院個案為例,醫院未有交代為何醫護為何要重置喉管、護士有否做覆檢等,難以釋除公眾疑慮。

至於廣華醫院方面,他亦同意事故十分嚴重,新大樓落成後施工及建築等問題不停發生,直言不能接受,希望醫院盡快進行全面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