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加學費|學生嘆「小數怕長計」 劉智鵬:兼職兩三小時能抵銷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消息指,政府擬25/26學年加大學學費,初步計劃分三年加費,每年加幅5%至9%。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今早(20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加幅數字「溫和」,並指學生可在校園兼職工作數小時有助抵銷加價。中大聯書院學生會工作小組召集人羅竣彥表示,連續三年加學費可能令學生感到吃力,認為「小數怕長計」。

政府計劃加學費。(資料圖片)

學生兼職數小時可抵銷加價 可考慮按學科收費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今早(20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加幅數字「溫和」,每年加兩千多至三千元,即平均每月加二三百元。他指出,有大學校園內兼職工作,最低工資為60至65元,只要工作兩三小時便能賺回,相信並非大負擔。

他又表示,加幅機制本身停擺了二十多年,若一時加到頂峰9%,相信對市民負擔較大,建議三年後再討論是否沿用該加幅。對於所有學生劃一收費或按學科定價,他認為,有需要考慮,因今非昔比,科目五花八門。例如基於各學科本身成本及發展釐定收費,讀歷史科收費較低,而理科則較高,「你用粉筆定係用機器,兩個成本唔同。」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今早(20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加幅數字「溫和」。(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三年加幅令學生易吃力:小數怕長計

中大聯書院學生會工作小組召集人羅竣彥在同一節目表示,連續三年加學費可能令學生感到吃力。對於學生在校內兼職抵銷加幅,他認為,學生讀書本身已有不少支出,即使兼職亦可能為幫補家計,認為每個月加幅數百是「小數怕長計」。

職道生涯規劃輔導協會總監崔日雄亦認為三年逐步加幅5%至9%,來追回二十多年一直未有的加幅,會對學生造成較大壓力,認為速度過急。被問及學費加價會否令學生更多考慮到海外升學,他就表示相比之下,本港大學學費仍算便宜,相信未必有直接影響。

本港大學學費27年以來未有調整。(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