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費停留27年前水平 蔡若蓮:循序漸進作調整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政府正檢討八間資助大學學費,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早(6日)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指,大學學費多年沒有調整,當局要遵守收回成本18%的財政紀律,強調不會急於大幅上調學費,會考慮家長負擔等因素,循序漸進調整。

今年預算案公布後,政府消息人士指本港大學學費27年來未有調整,即自1997年至今未有上調,政府研究提高學費收回成本比率,並計劃分階段加學費,今年年底會有結果。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夏家朗攝)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本地大學學生學費自1991年(實為1997年)至今仍然是42,100元,當局認為應作檢視,遵守當年大家同意應以收回成本百分之18的財政紀律的原則。但當局會考慮家長、家庭的負擔,各方面的因素,不會急於大幅上調學費,會循序漸進。

政府消息人士早前指,當局正檢討27年未有調整的大學學費,預計年底前向行政會議提交建議,最快今年底公布加幅,並於2025/26學年落實。在檢討大學學費時會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市民負擔能力和社會情況。

會確保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

教育局補充指,現時,教資會資助學位課程的學費指示水平定於每年港幣42,100元。教資會資助學位課程的學費水平對上一次上調為1997/98學年,其後一直維持在現時水平。政府會按照既定政策及機制,探討教資會資助學位課程的指示學費水平是否需予以調整,當中會考慮「用者自付」原則及相關因素,包括市民負擔能力和整體公共財政狀況。

政府推行的學生資助計劃確保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

另外,蔡若蓮表示,政府會透過4個重點策略,配合多項重要措施,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包括支持本地專上院校擴容提質、促進專上教育多元化、推動香港與內地高等教育協同發展 ,及加強與香港以外地區的交流及合作。

現時各資助專上院校合共有2.3萬名非本地學生,當中約68%是內地生,其餘依次為南韓、印尼、印度、馬來西亞、哈薩克等;至於英國、美國和法國等地,由於高等教育機會較多,由當地來港就讀的學生,較多是研究生。

支援留學生適應本地環境方面,蔡若蓮說,各院校並不缺錢,故政府會在政策上提供更多支援,包括延長非本地生畢業後的留港時間至最長24個月,亦容許提早於就讀期間在本地做兼職或實習,相信有助非本地生融入香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