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舍外勞|孫玉菡FB公布擬分三年加8000配額 計劃限額達1.5萬個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院舍人手緊張,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18日)在社交平台專頁撰文指,根據當局估算,業界在未來三年將有額外8000名護理員空缺需要填補,因此建議今年第三季起額外提供8000個新配額,並在三年內分批分配予院舍:第一年3000個、第二年3000個,以及第三年2000個,意味整個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限額將上調至1.5萬個。他又指,本月月尾及下月分別會向勞顧會和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交代計劃詳情,收集意見。

孫玉菡今午在社交平台專頁撰文指,當中提到院舍人手問題,並指政府自去年6月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整體輸入配額上限為7000個,處理三輪申請後,配額接近全數批出,共有約2200個配額申請因配額不足而未能獲批。

他續指,據當局估算,業界在未來三年將需要額外8000名護理員空缺需要填補,因此建議今年第三季起額外提供8000個新配額,在三年內分批分配予院舍:第一年3000個、第二年3000個,以及第三年2000個。

孫玉菡稱,當局本月尾及下月分別會向勞顧會和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交代計劃詳情,收集意見,期望透過以上雙管齊下的措施,確保未來三年現有和新增院舍有足夠人手。

此外,當局會繼續積極吸引和培育本地人才入行,紓緩業界人手短缺,包括希望為本地護理員提供晉升階梯,讓他們憑藉其工作經驗及經適當培訓後,在院舍擔任專業內容更豐富的保健員職位。當局正在不影響保健員資歷整體質素的前提下,我們正檢視保健員訓練課程的內容及要求,以鼓勵更多本地護理員成為保健員。

勞顧會勞方委員、勞聯副主席譚金蓮認為,政府去年提出院舍行業計劃7,000名額可用三年再檢討,實施一年之際即提出加大外勞名額,數目超過現時名額一倍,「我收到工會代表反映對此感到震驚及難以接受。」

她解釋,現時護理員職位只有約1.8萬個崗位,就業人數為1.5萬至1.6萬人,當中約9,000名本地僱員從事護理員工作,其餘為外勞。她表示,現時大部份本地僱員是在津貼院舍工作,外勞則主要分布在私院,故之後外勞由7,000名倍增到1.5萬名,填補現時行業3,000空缺後,其他名額會驅逐本地僱員,故有收到工會對相關措施感到非常憂慮及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