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加薪|指須顧及財政能力 楊何蓓茵:服務社會有滿足感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日(4日)通過公務員加薪建議,高、中、低層建議劃一加薪3%,較公務員調薪淨指標為低。多個公務員工會批評,相關加幅損士氣,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再解釋,加幅需要顧及政府的財政能力,「如成本超越咗財政能力唔係明智做法。」她又指,能夠服務到社會是另一種滿足感,呼籲公務員除了看人工外,亦要同時看工作帶來的滿足感,「精神物質都需要,精神物質加埋係好大嘅力量。」

行政會議6月5日通過公務員薪酬調整幅度建議,高、中、低層建議劃一加薪3%。(資料圖片/林靄怡攝)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在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中表示,高、中、低層建議劃一加薪3%,是考慮了六大因素,包括政府財政狀況、生活費用變動及公務員士氣等。她首先讚揚過去一年公務員的付出,認為即使過去三年公務員的編制減少了2000個位,空缺率亦高達10%,但公務員反而比以往做得較多,亦在工餘時間落力宣傳區議會選舉,故希望相關加幅可以認可他們的工作,甚至令公務員士氣更好。

多個公務員工會批評,相關加幅損士氣,特別是對低層的公務員,楊何蓓茵指,明白低層公務員有期望加幅更多,但過往政策已很照顧低層公務員,過去31年有18年低層公務員加幅都會跟從中層公務員的安排,累計比只跟公務員調薪淨指標加薪多了15%,故認為即使今次低層公務員的加幅與公務員調薪淨指標相差較遠,但與私營機構的人工相比、都不會相差太多,重申加幅需要顧及政府的財政能力,「如成本超越咗財政能力唔係明智做法。」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6月4日公布,行政會議通過高中低級公務員劃一加薪3%的建議。(歐嘉樂攝)

她又指,能夠服務到社會是另一種滿足感,公務員亦有不少獨有的工作機會,如可以投身天文台、政府化驗所等,工作範疇都並非私營企業可以提供。她重申,今次加幅亦非太差,呼籲公務員除了看人工外,亦要同時看工作帶來的滿足感,「(明白)精神(即工作滿足感)同物質(即人工)都係需要,而精神物質加埋(嚟睇)就係好大嘅力量。」

被問到會否影響請人,楊何蓓茵表示,近年政府在空缺招聘上已加大力道,相信年中或年底空缺率會有改善。她表示,政府沒有硬指標減空缺,但一般而言,上半年空缺數字會較高,料「同事要一個人做兩個人嘅嘢,或者三個人嘅嘢係會改善。」

香港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夏家朗攝)

香港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在同一節目中亦表示,對加薪幅度感失望,特別是低層的公務員調薪淨指標為5.47%,而今次只加幅了3%,以一萬六千元人工為例,本可以加約900元最終卻只可加約500元,相關減幅驚人,故同事有失望是可以理解。他認為如最終加幅未有改變,可以留意未來一年對公務員流失及招聘的影響。

他續指,劃一加薪不是絕對公平,認為低層公務員的加幅已持續兩三年非跟調薪淨指標,過去三年已與私人市場拉開4至5%,外界見到可能會因而有卻步。他認為,市民不應視公務員加薪為公務員利益問題,而是涉及公務員體系的穩定性等,希望市民明白公務員困難,「一年到尾工作得咁辛勞,都希望會有合理加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