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搭船.三】民間倡復辦航線善用海港 邊條線最有可能?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上個世紀,渡海小輪是香港人跨越維多利亞港的主要交通工具。不過,渡輪的角色愈來愈被邊緣化,眾多港內港外航線停辦。今天,香港陸路擠塞,地鐵逼爆。香港市區沿着維港兩岸及各海岸線發展、擁有二百多個島嶼,本身擁有發展海上交通的地理優勢,民間不時有聲音希望恢復或研究新航線,讓市民多一個選擇。不過,業界和政府怎樣看?

平日下午到訪北角碼頭,場面冷清,接近5時人流才多了點,一班船有廿多人。倒是碼頭附近的長椅,成為長者看海打發時間的勝地,座無虛席;有些中年男人則圍在碼頭入口桌子上談天,似乎亦是「常客」。(呂嘉麗攝)

渡輪脫離港人生活節奏?

問一個香港年輕人,由北角去觀塘工業區怎樣最快,他大概會教你搭地鐵或巴士。許多人或者忘了,北角有個碼頭,渡輪可來往紅磡、九龍城和觀塘,只需8至15分鐘。其實也不全是香港人善忘。現時北角至觀塘、北角至紅磡的渡輪僅在早上7時至晚上8時服務,除繁忙時段15分鐘一班,其餘時間均為半小時一班船,即使船程短、不用在地鐵轉幾次線,但對於老在趕時間的香港人,如錯過一班船要等半小時,等得船來,已過到對岸了。

本系列第二篇文章所述,香港的海底隧道及地鐵開通後,以渡輪過海的人客減少,渡輪為止蝕減少班次,但班次愈疏,愈不方便搭客,造成惡性循環。

+3

現時香港還有什麼港內港外航線?

港內線 港外線 街渡
北角—紅磡
北角—九龍城
北角—觀塘(經啟德)
中環—尖沙咀
灣仔—尖沙咀
西灣河—三家村
西灣河—觀塘
中環—長洲
中環—梅窩
中環—坪洲(包括特別航班來往坪洲及喜靈洲)
中環—榕樹灣
中環—索罟灣
屯門—東涌—沙螺灣—大澳
坪洲—梅窩—芝蔴灣—長洲
香港仔—北角村—榕樹灣
香港仔—索罟灣(經模達)
中環—愉景灣
愉景灣—梅窩
馬灣—中環
馬灣—荃灣 
北角—大廟灣
長洲—香港仔

三家村—東龍島
西灣河—東龍島
馬料水—東平洲
馬料水—塔門
塔門—黃石碼頭
黃石碼頭—灣仔(南風灣)/赤徑
沙頭角—鴨洲/吉澳
坪洲/聖母神樂院—愉景灣
長洲公眾碼頭—西灣
模達—索罟灣
香港仔/赤柱—蒲台島
香港仔—模達
香港仔—鴨脷洲
馬料水—荔枝窩
西貢—伙頭墳洲

 

紅磡航線 復辦or not復辦 that is the question

2011年,天星小輪因虧蝕過千萬,停辦紅磡至中環及灣仔的航線。經兩次招標後,仍無營運者接手,航線最後停辦至今。九龍城區議會一直有聲音希望復辦航線,惟去年區議會討論時,運輸署回應:上一個營辦商因經營困難而放棄經營權;客量持續偏低、營運成本高昂,不認為業界有意恢復營辦航線。

不過,九龍城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務委員會主席陸勁光議員當時質疑,上次招標時間為2011年,事隔4年,紅磡區的居住模式已有所不同,運輸署不應以當年的渡輪停止營運原因回應現時的訴求,並指港鐵通車不代表可以淘汰傳統的公共交通工具。

已停航的紅磡(南)渡輪碼頭。(呂嘉麗攝)

記者就復辦紅磡至中環及灣仔航線的訴求向運房局查詢,該局回覆指,政府奉行公共交通為本、鐵路為骨幹的政策,港內線渡輪發揮輔助角色,服務隨市場供求而調整,認為「整體而言,香港已擁有全面的公共交通網路,照顧市民的交通運輸需要。」運房局指,紅磡對外公共交通服務「多元發達」,除了鐵路還有巴士及小巴等公共交通服務,「大致能配合居民的交通需求」。

黃埔西區議員鄺葆賢接受01社區訪問時指,天星小輪停辦航線後的6年間,只是黃埔選區已增加1,000戶,她指,只是黃埔東及黃埔西已有超過6,000人過海上班或上學,認為對渡輪服務需求增加了。而黃埔碼頭一帶亦有新落成的酒店和商業大廈,商業樓面面積增加了70萬。她不時收到區內居民及商界訴求,希望復辦紅磡至中環及灣仔的渡輪:「現時不少人會踩單車,但帶單車上地鐵始終不便,渡輪便可填補這missing link。政府現在將個波拋俾營辦商,但迪士尼也無人搭,照樣可以開航線,為何其他航線政府不可與渡輪公司商討?」

搭船人次愈來愈少,天星小輪尖沙咀至中環線成為「觀光船」,殺出另一條血路。(梁鵬威攝)

南區擬發展水上交通刺激旅遊 疏導旅客

南區亦有推動水上交通發展的聲音。區議員馮仕耕認為,近年淺水灣道旅遊巴增加,時常因交通意外而擠塞。他早前與林啟暉議員一同向運輸署及旅遊事務署建議,發展水上交通刺激當地旅遊,同時疏導旅客,不過運輸署回覆指,已兩次公開邀請公眾人士申請在南區營運「街渡」,並去信運輸業界邀請他們申請營運有關服務,惟至今未收到申請。

旅遊事務署回覆01社區時指,為加強維港及海濱長廊的旅遊特色,政府會探討水上的士服務,並向市場了解意向,服務地點圍繞內港主要旅遊景點的位置,例如中環、西九、啟德及尖沙咀,但未有提及南區一帶的發展,故南區區議會的聲音似乎未有迴響。

紅磡至中環/灣仔最有可能復辦?

近年不少地區醞釀聲音及「狂想」希望發展水上交通。早前就有大埔網民建議開設馬料水-大埔-中環航線,不過因路程迂迴曲折,被網民反駁其實用性。近月,荃灣也有區議員建議復辦荃灣至中環的渡輪。

01社區曾就開創新的港內航線或恢復舊有航線的可能性向天星小輪查詢,惟發言人稱,渡輪碼頭位置遠離市中心,又欠缺接駁交通,令乘客量大幅度流失,由於隨便經營或恢復港內航線容易虧本,所以暫時未有計劃開創新的港內航線或恢復舊有航線。

現時的交通政策不利渡輪發展,而渡輪比起巴士的營運成本更高,故渡輪營運者對於拓展業務比較冷淡。新渡輪企業傳訊經理周淑敏接受訪問時指,經營渡輪成本高,如果只有通勤的乘客,難有發揮。唯一的「喜訊」是,新渡輪正就開辦紅磡至中環及灣仔的航線作研究,惟擔心與現時紅磡至北角線的客源重疊。

周淑敏指,紅磡至北角線比其他交通工具快,仍然樂觀。(梁鵬威攝)

內憂:「返一放一」難有新人入行

在未來交通政策方面,周淑敏坦言感到渡輪業被邊緣化。北角碼頭附近本來就是北角碼頭巴士總站,但它去年5月因重建計劃而停用及搬遷,乘客到新總站需多花4分鐘步行,加上現時地皮仍在興建階段,未知日後地皮會否劃成私人路段,令乘客步行路徑更曲折。周淑敏指,政府在拆巴士站前沒有諮詢過他們,現時唯有向政府表達意見,希望將來的規劃可考慮到渡輪營運者的需要。

渡輪業除了面對被邊緣化的「外患」,也面對「內憂」:人手老化。周淑敏指,新渡輪員工平均年齡為55至58歲,長期欠缺兩成人手,即使要開辦新航線,也要考慮人手是否能夠配合。新渡輪船長每月薪酬約31,000元、機長及水手則分別約有28,000元及15,000元;不過,香港海員工會主席李志偉認為,渡輪業薪俸待遇近年雖已改善,但仍不算高,而且上班時間「返一日放一日」,每次上班實際工時為10至12小時,但需要24小時在船上「stand by」,不少人被工時較短的遊艇業吸納,亦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

周淑敏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多點海員課程、加強渡輪宣傳,以及將海員課程納入資歷架構下,吸引年輕人入行。運房局稱,委員會正探討為本地船舶業推行新計劃,教育局及海事處研究將海事處發出的合格證明書納入資歷架構下,提升船舶業從業員的資歷和形象。

渡輪業面對人手老化問題,所以我們平日見的水手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伯伯。伯伯穿上水手裝,頗有一種「反差萌」。(梁鵬威攝)

碼頭租務及廣告程序繁複 難增非票務收入

現時經營渡輪業成本高、利潤少,6條渡輪離島線需要政府補貼。雖然渡輪公司可在碼頭租出舖位及賣廣告以增加非票務收入,不過周淑敏指,碼頭的租務及廣告需得政府產業處批准,需時兩至四個月,但「現時唔會有人早半年前落廣告」。雖然碼頭位置一般比市中心偏遠,但產業處堅持碼頭舖位租金維持市值租金,「即使我哋想畀優惠店主,都唔可以。」另外,碼頭舖位用途亦有不少限制,早前曾有人欲租作短期展覽館,惟不合批准用途而告吹。由於批准用途限制多,現時,北角碼頭有吉舖凋空,乏人問津。周淑敏說,渡輪公司並不是想政府直接補貼票務,但希望政府可以放寬碼頭租務和廣告的程序、租金及批准用途,幫助渡輪公司增加非票務收入。

另一方面,於1970年代興建的長洲碼頭空間不足,新渡輪及長洲居民雖然一直向政府要求搬遷碼頭,政府多年後才剛回覆會尋覓位置,她預計至少十年後才可見新碼頭落成。

政府一貫政策是由私營機構按商業原則經營公共交通服務,在此政策下,水上交通即使能為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疏導交通,但在嚴苛的市場定律下幾乎無利可圖。若政府對苟延殘喘的渡輪業繼續坐視不理,香港水上交通發展很可能會被「淹沒」。但說到底,除了政府政策上的幫助,最重要的,還是看香港人會否重新擁抱渡輪。

延伸閱讀:

【香港搭船.一】坐船返工?打工仔:冇咁逼,開心過搭地鐵好多!

【香港搭船.二】為何香港愈來愈少渡輪?政府責任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