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也有性別歧視?男愛鋼筆、女愛擦膠 代表什麼?
文具收藏家鍾燕齊(Joel),也是文化研究學者,會做文具教育,去年3月成立「銀の文房具」工作室,搞懷舊文具展覽和導賞。後來,工作室不斷收到市民和結業文具店的捐贈,促使他成立了「文具銀行」以轉贈文具。不過原來捐贈文具的人有九成都是女性。Joel說文具其實也有性別之分,而從捐贈者收集的文具當中,不僅可以窺見兩性的分別,也可以看到時代的轉變。
如果聽得見文具說話,「銀の文房具」內應該有很多把女聲在感懷身世,把工作室吵鬧成一個市集。當中,有1000塊擦膠可能會爭奇鬥艷,比拼出產地、香氣、顏色、圖案和形狀;幾百支鉛筆計較着粗幼長短、你說我「粗過龍」、我說你「幼過頭」;幾百張信封信紙在感嘆着時日的無情,今時今日的人們都不寫信了,它們又少讀了幾多封情書......
不過,現實裏,這些文具都鴉雀無聲,一直被藏在抽屜深處。
九成女士的捐贈 最多是擦膠
部分文具在人家的抽屜底隱居20、30年,何以會移居至銀之文房具?Joel說:「2016年開始有了銀之文房具,來參觀的人來攞回憶之外,同時又覺得這裏是某些物件的好歸宿。於是,便把家中的舊物拿來捐,都是些擺放了近30年的物件。」捐贈者9成是女士,她們捐得最多的是擦膠,有人200、300百塊,有人過千塊。「過千塊擦膠?」記者的聲線隨好奇高了8度,「其實不是很多。」Joel冷靜回答。他說捐贈者送來的擦膠都是原裝包裝未用過的,「當初她們買擦膠的原因是覺得擦膠好獨特,顏色好靚,成件事好立體。」而放久了,如今沒有了那股儲擦膠的潮流,便索性捐了出來。
擦膠的可塑性強 多幻想空間
為何首選會是擦膠?其次又是什麼文具?「擦膠是很大量的。跟住就是鉛筆。間尺是沒有人儲的。第3是信封、信紙,再之後就是notebook(筆記簿),筆袋也是沒有什麼人儲的。」Joel說,擦膠是尤其多變化、可塑性高的文具,本質很像玩具。透過觀察不同年代的擦膠造型,我們可以看見不同年代的生活潮流、食物文化,所以對女士而言,擦膠是文具中最令人有幻想的一件物件,因此當年很多女士喜歡儲擦膠。
而至於其他文具,「鉛筆因爲當年很多人喜歡儲(日本牌子)Sanrio的東西,因為卡通很可愛,所以捐來的都是卡通鉛筆。信封信紙亦是很fancy(夢幻)的,但如今不是會寫信的時代,尤其有了手提電話之後;其實有了call機之後都少了人寫信,所以就儲了很多未開封的信封信紙。」
女士多幻想 男士重實質
女士喜歡儲擦膠,那男士呢?他說男士都買筆比較多,也有男士捐過鋼筆,說是有段時間對鋼筆很感興趣,買了不同的筆來試,結果真正會用的只有兩支,就索性將其他的捐了出來。
Joel說,男女買文具的習慣其實有很大的分別,男士會比較重視文具作為工具所發揮的實質功用,所以願意花錢買一支很貴的筆,因為他們真的會用。而女士買文具傾向看重物件所象徵的浪漫意義,更注重其精神上的幻想空間,所以文具未必會用,反而會用來儲。所以,女士會儲擦膠、鉛筆、信封信紙、筆記簿。
他說,有個現象很有趣,亦同樣反映男性女性對儲物的不同價值投射。例如,香港有不少女士會儲物,連Log On這類精品店也是做女性生意多,但女性買的東西多只是為了擺而已,但男士則重視所儲物件的價值:「你看香港做民間收藏家的人很多都是男性,我會儲文具、玩具,鄭寶鴻會儲相片,其他人儲明信片,甚至開懷舊物鋪頭的都是男士,這很有趣。我是很例外的,我不賣物,但大部分的人將舊物變成生意。但女士儲物有不一樣的目的,我覺得女性儲物的過程很浪漫。」
從擦膠潮到紙膠帶風
不過,Joel說近年香港女性儲文具的風氣有所改變,少了人儲鉛筆擦膠。因為文具店漸減,令人難以買到擦膠;而鉛筆多了中國和韓國貨,製造也不及日本筆精美。但取而代之的是近年有儲流行紙膠帶的風氣,如同90年代時,女生都喜歡買本貼紙簿貼貼紙一樣,亦是一波潮流。
他說:「無印曾經公布過一個數字,開業首2年,單單在香港賣紙膠帶的收入已經超過700萬。雖然這兩年在香港降了溫,但在台灣是沒有降溫的,紙膠帶仍然這樣瘋狂。相信相隔20、30年後,我這個空間仍然存在的話,捐物來的人會是一罐罐的紙膠帶。其實如今已經有,但未去到幾百一千,所以你看到不同時代就有個趨勢。」
香港人3分鐘熱度 文具壽命縮短
這一波又一波的儲物潮流背後,也令文具店的經營愈來愈困難,因為產品資訊的流通和更替太快,小店要跟上變化,處理的貨物就變得愈來愈多,功夫也更瑣碎。Joel分析:「文具很受潮流影響,如今香港人會去買文具是因為資訊。這一期吹捧這個卡通,這個卡通的文具就會受惠。但香港人對很多事物都很不忠誠,3分鐘熱度。我們那個年代的3分鐘熱度,這個年代可能無,如今可能只有30秒。跟看資訊一樣,頭2、3秒吸引到你就吸引到,吸引唔到就無。不過,香港人抗拒資訊的能力是低的,當第二個資訊的浪來到時,又被第二浪的資源蓋過去,所以文具產品的壽命差不多一個月左右。」
他說,資源的泛濫加速了文具更替的周期,昔日的卡通可能有3個月至半年的壽命,如今可能只剩下幾個星期。「即Sanrio那麼多卡通都好,(以前)亦不是個個月有產品。我記得最早期1976年時,第一間店在家樂商場,間舖好細,賣Little Twin Star、Melody 同Hello Kitty,可能主要賣三個卡通,後來有青蛙仔、XO、大口仔,80年代開始出現。當時可能一個大櫃,產品發展上每6個月才有一個大的trend。但如今不同,在歐美、日本、韓國、中國,不同的漫畫及知識產權愈來愈多時,見到這東西出來,你就買。單單日本就有很多蛋黃哥、Office Lady Girl、熊本熊,唔好Hello Kitty 72變的那些了。如今又翻炒整個Sanrio家族的朋友,你想想,他們一個月壽命都無。是瑣碎得什麼產品都得入,但賣不了就積存了起來。」
「文具銀行」望基層兒童受惠 見證社會百態:捐得就唔好理我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