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駱駝牌暖水壺舊廠房變酒店 攝影師留住最後光影

撰文:余思朗
出版:更新:

荒廢,是一種當下和過去同時存在的狀態。人去樓空,遺下在此生活過的痕跡,時空在人撤出的一刻停頓,蒙上一抹灰塵,靜止。本地真空壺品牌駱駝牌成立逾七十年,時移世易,生產規模縮減,其位於九龍灣具30年歷史的舊廠房則改建為酒店。
在改建的過渡期,攝影師謝至德進入閒置的舊廠房,為「香港製造」的工業史留影、保溫。「入到舊工廠覺得好像時光倒流,希望可以做一輯不只是純記錄的作品,而是一路行一路觀察,看不同人在此留下的痕跡。」他說。

攝影師謝至德主動聯絡駱駝牌老闆,希望記下舊工廠最後時光。(葉家豪攝)

駱駝牌是本地真空壺製造品牌,創辦的梁姓家族於30年代起已開始生產真空壺,經歷二戰、工業起飛,駱駝牌曾經是家家戶戶都有的真空壺。「我們家有一個銀色黑色的水壺,我細細個便是用這個,用了好多年。暖水壺的聲音是你每日都會聽到至少二、三十次,開蓋的「啪」一聲、掹走個塞的聲音。就算去到酒樓都係用駱駝牌不鏽鋼的水壺,細個的記憶是很深刻。」謝至德說。

1986年,品牌搬到位於九龍灣的廠房,直至2014年決定搬往紅磡的小廠房,這裏則改建為酒店。當時謝至德從友人口中得知這消息,便「膽粗粗」聯絡駱駝牌的老闆,希望可以進入舊廠房拍攝。「我覺得Made in Hong Kong的東西越來越少,尤其是工業,接近完全消失,這裏是很標誌性的地方。老闆初時很抗拒,我解釋想記錄這裡的空間,所有東西都會歸還,一毫子都唔收,亦不會發表。」

經過多番周旋,終獲得廠房批准。他於2014年間到訪十數次,拍下了逾百張照片,也在原址做了10個裝置藝術,拍照記下。「我來到的時候到處黑漆漆,工人已經全部離開,只有我一個人,感覺好陌生,像探險。」

【圖輯】《香港2030+》吹風後 不再平靜的坪洲

他對駱駝牌的記憶,就是這個銀黑色家用真空壺。(受訪者提供)

謝至德說自己對機器有情意結,也許因為小時候父親在玩具廠工作,重型機器對他來說不陌生,「我十三、四歲都去過工廠做兼職,但好辛苦,做了幾日就頂唔順。」後來成了攝影記者,近年是獨立攝影師的他,也拍攝過不少閒置的空間及廢墟,但工廠仍是個獨特的空間。「我拍攝過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域多利監獄,但那些都是很規範(discipline)的空間,這裏則很人性化(human)。」有他們自己DIY的工具,人生活過的痕跡。

此地從前所有,一些被帶走,一些遺下,背後都有故事。停用的六層工廠遺下大量重型機器,打磨機直頂天花,喉管往四周伸延,他形容像怪獸,還有像土窯的燒玻璃爐。「這個爐用來燒玻璃,只可以用三年,老闆後來跟我說,三年來要長年開著,維持1600度高溫,一熄,爐身便會龜裂,三年後再砌個新爐。這裏好熱,夏天工人要著木屐,因為着橡膠鞋會融,而且要經常在地下灑水。」另一邊的木架用來放燒好的玻璃樽,人手造,用木和竹才不會燒著,還能常常灑水降溫,「這些都是民間智慧。」連地下的塵埃也記錄機器被拖走的痕跡,拉出一道淺灰色,他拍照記下。

55年歷史的中央紗廠面臨拆卸 建築學者指充滿香港特色及社會意義

不再運行的機器,像仍會發出隆隆巨響。(受訪者提供)
遺留下來的物件,靜止的空間,它們在訴說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受訪者提供)

在靜止的空間他覺得這些物件在對話,便問老闆再借些已停產的產品,放在舊廠房拍照,像讓它們回歸「出生」的地方,沒想到的是,在廠房改建後還會再次在此展出——三年後的今天,酒店開幕,邀請他在新落成的酒店展出這輯照片。他選出40張照片,及用廠房改建剩下的物料重新造了4個裝置藝術,重現當時的感覺。

「這個作品也講到生命的議題,很多時候我們會眷戀一些東西,一個手袋、一隻錶,但所有最後都會消滅、滅亡,我們一定要接受。我覺得那只是一個轉化,正如今日我也只是把它們轉化。以前它的意義可能只是一個壺嘴,但今天我把它放在一張枱上,拼成花的形狀,當光線照射下去的時候,別人觀賞它的瞬間,它就有另一個層次的意義。」他如是說。

從前的工廠,現在的酒店,不知它們又怎麼想?(葉家豪攝)
「唯一冷熱水壺廠有限公司」就是生產「駱駝牌」真空壺的公司。(葉家豪攝)

「看不見的劇場」 - 謝至德個人藝術展覽

展覽日期:5月14日至7月9日

地點:君立酒店(香港九龍灣宏光道 15 號地下)

(展覽Facebook專頁按此